越南金融危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越南金融危机

越南市场现状在全球经济的版图上,越南并不显眼,GDP在2007年刚刚超过700亿美元。然而现在这个国家却上了众多财经媒体的头条:高达25.2%的通货膨胀、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过多的外债规模,这个国家的货币体系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11年前的夏天,随着国际游资大规模攻击泰铢,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迅速蔓延。11年后的今天,人们惊觉越南经济的一系列乱象与那场危机前的泰国经济不无相似之处。这一次越南会不会成为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股市暴跌:2007年10月3日到2008年6月4,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胡志明指数从1106点下跌到了396点

汇市走低:交易员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越南盾兑美元将贬值超过1/3。

楼市跳水:胡志明市某些地区的房价已经较去年底下跌了约50%。

原因分析

通胀失控是重要原因

从08年开始,越南经济急转直下,多项经济指标亮起红灯、股市崩盘,5月CPI高达25.2,第一季贸易逆差是去年同期的四倍,财政恶化,汇率贬值,已经显露出金融危机的端倪。我们认为通胀失控是导致越南危机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而通胀失控产生的原因在于通胀预期的高涨、宽松货币供给和内需的强劲增长。

越南通胀对经济影响的传导顺序是:通胀上升—政策紧缩—需求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当经济增长放缓伴随货币紧缩,将会把负面影响传递至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而影响到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投资者开始怀疑整个经济的稳定性。

专家论点

谢国忠:越南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不会产生影响,也没有迹象表明会对亚洲金融安全产生影响。越南金融危机所反映的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高通胀问题,这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会面对的。

梅新育也表示,危机的传染机制是非理性的。如果越南危机进一步扩大,不排除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中国也可能会被传染。中国一方面需要做好危机救援准备,另一方面应该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以免为出逃的资本提供更多的获利机会。

鲁政委指出,越南的高通胀以及引发的危机,显示出了越南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薄弱,而在这方面,中国显然要大大强于越南。这表现在中国政府对于经济过热、通胀都保持了警惕,并采取了各种调控措施。目前通胀水平也处于可控范围内,并可能进入到了下滑通道中,此外,我国贸易持续维持顺差,经济结构和出口竞争力方面也均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经济基本面要大大优于越南。

国泰君安分析师章秀奇指出,通货膨胀失控是导致越南危机出现的最重要原因,而通胀失控产生的原因在于通胀预期的高涨、宽松货币供给和内需的强劲增长。但中国和越南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会对中国产生太大影响。

越南历史上三次金融危机

1985年9月14日:越南盾贬值危机,这主要是由越南政府为稳定通胀而主动进行的货币改革引起的。贬值后,1美元可兑换的越南盾由原来的200盾增加到3700盾。这次贬值措施在至1986年9月的一年内,引发通胀率持续走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越南邻国泰国的货币泰铢被严重高估后遭抛售是该危机的导火索。由于越南并非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该国并未成为危机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这场席卷了几乎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中,越南同样遭受了货币严重贬值和高通胀的沉重打击。

2007年底至今:第三次危机缘于越南盾连续贬值。为促使越南盾对美元升值并降低通胀,越南央行自2007年底至今先后三次提高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浮动幅度至2%。同时,越南央行设定每日参考汇率。然而,越南盾情况却不见好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