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镇

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位于平乐、恭城、阳朔三县交界处,茶江和省道20163线过境,距平乐县城30公里,离山水旅游名城桂林88公里,交通便利。辖10个村委、1个街委,总人口4.2万人。
沙子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7万亩,其中水田2.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4.1万亩,年产量达4.47万吨以上,为县内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有沙田柚、椪柑、橙、红瓜子等,其中出产的沙田柚以味蜜、质好多次代表平乐县参赛获奖。主要矿产资源有硅灰石、水晶石、锰等,县级电站班山尾电站位于该镇,使其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旅游景点有石板街、清代石拱桥、茶江岸榕树群。2006年秋冬,以美丽的沙子古镇、茶江为背景,三十集电视连续剧《五月的鲜花》在此拍摄。
2、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沙子镇位于重庆石柱县东部,地处东经108°16′—108°30′,北纬29°55′—30°08′之间。东与金铃乡接壤,南与金竹乡、六塘乡、洗新乡相连,西邻三河乡、南宾镇,北接中益乡、冷水乡。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村1居委56组4258户15037人。
该镇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常年平均气温16℃,很适宜消夏避暑。盛产以莼菜、蕨苔、都粑、竹笋、野生菌等为主的绿色食品。森林覆盖率65%,森林蓄积量16.26万立方米,储煤4700万吨,电厂装机容量1045kw,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逾万亩。野生古银杏群,草场、竹林,高原雪景,鬼斧神工香樟洞,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让人流连忘返。渝利高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贯穿沙子全境,农村公路四通八达,便捷的交通为沙子架起致富金桥。
自2001年6月,由原石柱县沙子区栗新乡、湖镇乡、沙子乡、卷店乡合并组建了沙子镇后,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瞄准竹笋资源,引进客商,进行开发,使全镇所有农民有了一个固定的现金收入渠道,2005年,仅竹笋一项,就让农民收入现金250余万元。
3、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
沙子镇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8千米。东部、北部与重庆市酉阳自治县交界,南部与中界乡接壤,西北部与黑獭乡相连,西部与和平镇毗邻。地处东经108°30′05″~108°37′53″,北纬28°30′15″~28°40′01″,南北长18.00千米,东西宽12.90千米,国土面积96.82平方千米。
政区与人口:沙子镇辖沙子、大漆、大垭3个办事处,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07个村民组。乡政府驻地新沙村,海拔495米。1998年总人口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3%;是革命老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64.4%。
地势地貌;境内受白泥河和水子河的给切和龙头岩山脉的隆起,境内最低点在鱼塘白泥河边,海拔290米,呈阶式台升,最高点在龙凤村龙头岩吊嘴,海拔1414米。形成了白泥河低山河谷溶蚀地貌、沙子河低山槽坝溶蚀地貌、东北部龙头岩低中山山原岩溶地貌和东部大垭低山沟垅侵蚀地貌。以溶蚀地貌为主,岩溶区面积4.31平方千米,非岩溶区面积22.51平方千米。
气候资源: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3.6~17.5℃,1月日均温2.4~6.0℃,极端最低温-9.7~-5.8℃,7月日均温23.7~27.6℃,极端最高温36.6~40.6℃,无霜期250~303天。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年降水量1100毫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龙头岩地势高,雾日多,务季多积雪,气候冷凉;白泥河河谷地地势低,气候温和,农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为主。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145227亩。有耕地49730亩,其中田15992亩、土33738亩;林地48037亩,其中有林地24454亩;园林334亩,牧草地27753亩;水域1496亩。土壤以黄壤和石灰土为主。
矿产资源:境内煤、萤石、方解石、大理石等矿藏待开发。
交通、通讯、电力:326国道机横贯全镇,有沙子至大漆、黎家坳至回洞乡村公路与326国道相连,境内里程40.5千米,有22个村通公路。农村电网覆盖20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
文教卫生:1998年有初级中学1所、初级职业中学1所,小学附设中学1所,专任教师66个;小学34所,专任教师69人,实现了“普六”目标。文化生活有广播站1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02个,广播电视覆盖20个村。有中心卫生院1个、片区卫生院3个、卫生技术人员27人,卫生技术人员27人;有村级卫生室31个。
农业及农村经济:水利有洞口桥、洞湾、滴水塘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量14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133亩;溪河引水灌溉1050亩;有山塘5口。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小麦、黄豆、洋芋、油菜、花生、茶叶、油桐、乌桕、李、柑桔、柚、梨、枣、猪、牛、羊等。1998年农业总产值3976万元,其中农业2287万元、林业87万元、牧业1758万元、渔业24万元。粮食总产量960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96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元,人均占有粮食365千克。
乡镇企业:1998年有乡镇企业593个,从业人员1165人,有油脂加工厂、石灰厂、铅锌矿冶厂、砖瓦厂、酿造、茶场等骨干企业,实现了产值2560万元。
名、特、优:沙子空心李,李果核小,呈椭园形,果肉分核分离,产于沙子而得名。栽培始于清光绪年间,范围仅限于机关报沙、南庄、红山、十二盘等区域,易地栽培果品变劣,是区域性特强的李果,年产时300吨以上。李果色泽鲜艳,营养丰富,果肉脆嫩,酸甜适度,其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吃多少,不至于象其人李果那样造成腹泻。果品每100克含总粮6.5克,还原糖4.4克,总酸0.82克,维生素C5.65豪克,糖酸比8:1,是上乘水果,远近闻名。
4、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沙子镇沙子镇位于晴隆县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约15公里,西与普安江西坡镇隔河想望,南接晴隆碧痕镇,东部接晴隆的鸡场镇和莲城镇。国土面积为117多平方公里,辖21个村104个村民组,共4760余户2.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8万人,青壮年人口1.16万人。全镇耕地面积17.46万亩,旱地地面积为6728.4亩2003年财政税收完成198.14万元。完成GDP463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1元,人均吃粮345公斤。
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是煤,其次是大理石。立体气候明显。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800米。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3.7℃─17.1℃之间,无霜期大于280天。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季。土壤性质主要是硅质黄壤、酸性紫色、铁质黄壤、黄色石灰土、黄泥沙土和黄砂泥田等,适宜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如柑橘、甘蔗、茶叶、早熟蔬菜、烤烟、花生、苡仁米等。全镇主要河流为新寨河,河长20.6公里,落差370米,年平均流量5.7立方米/秒,电力蕴藏量为12734千瓦。现有沙子小型水库一座,库容量为15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