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业乡
【概况】安业乡位于临县城中部偏东,湫水河中游,系城郊结合部,距县城不足5公里,全乡辖17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22280口人,7550个劳动力。全乡国土总面积55.80平方千米,有耕地30543亩,其中水地3187亩。全乡有8个村分布在湫水河两岸。这里地势平垣,土壤肥沃,交通通讯较为便利,是本乡主要产粮区,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余9个村分布在西沟一山之上,由于地形所限,农业仍以靠天吃饭为主,自给自足的能力较差。全乡平均温度8.6度,年降雨量530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
【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和定点扶贫工作,是加快农村稳定脱贫步伐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该乡狠抓东岭上、郭家焉、兴胜山三村677人的移民开发工程,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狠抓质量。153户通过抽签,全部分配到个户手中,现正在紧锣密鼓、井然有序的修建中,该乡已积极争取到花焉的移民工程。安业要发展,公路要先行。乡党委政府把这项利国、利民、富乡、富民工程办好、办实,采用上面给一点,政府奖一点,村里出一点,群众凑一点的办法,完成户户通路42公里,大大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狠抓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小康安业,是安业乡“十一五”时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全乡把安业、暖泉会两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分别投入4.5万元,购买80盏自动节能灯,完成了路灯亮化工程,让农民过上“白天照太阳,晚上开路灯”的城市生活。为全乡新农村建设起了好步,开了好局,为早日实现小康安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划生育】2005年、2006年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工作为主线,以征收社会抚养费为手段,以狠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为突破口,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准生政策。一是两年完成一孩上环360例,二孩结扎252例,多孩结扎14例,征收社会抚养费15.75万元。二是在审复查的基础上,确认符合奖励对象的独生子女13户25人,60岁以上人员40户50人。三是认真落实准生政策,经户报,乡审确认符合二孩准生25户,发放生育指标9户,极大推动了全乡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
【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为了提高行政工作效能,对全乡乡干部、农村两主干进行了集中培训教育,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是开展农村党支部整顿。针对农村班子软、弱、瘫、散、工作不力、战斗力不强的白家庄村支部班子进行了换届,任家沟村支部班子进行免职,委派乡干部任支部书记,同时对安业、东胜、刘家圪台、丁家沟、赵家圪台、暖泉会六村的支部班子进行强化,向上申报两家五星级、四家四星级支部,经市、县检查评审,确定安业、暖泉会为五星级支部,刘家圪台、丁家沟为四星级支部。
二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0名,吸收新党员26名,转正26名,并将上进心强、事业心强,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青年充实在村委,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是加强农村村委班子建设。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工作不力、 群众不满意的白家庄、青塘沟、后青塘村的村委进行了换届,选出了一支群众信任、拥戴的村委班子。
【劳务输出】该乡人多地少,为了向外输出素质更高的劳动力,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年平均输出2500人,其中输往外县的有1500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全乡实现劳动收入1931万元,人均127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成为农民收入的一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