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虎镇
【概况】
克虎镇位于临县西部,黄河东岸,与陕西省佳县隔河相望。全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9万亩,下辖13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总人口1.2万人。境内交通便利,西部大动脉太佳线横贯东西,佳临黄河大桥沟通秦晋两省。克虎属暖温带下湿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左右,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左右,无霜期180天,降雨量450mm。克虎为临县的千年古镇,水陆码头,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素有“三晋古渡口,临洲西大门”之称。境内盛产红枣,枣林总面积达到4.2万亩,年产量达到了1000万斤,红枣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连续几年被临县县委、政府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和谐文明建设先进乡镇”、“植树造林先进乡镇”、“平安创建先进乡镇”、“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乡镇”、“财税工作先进乡镇”。
【经济结构调整】
克虎是临县的红枣主产区,红枣产业是克虎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如何把红枣产业做大做强,是该镇党委、政府经常思考探索的问题。围绕这项产业,他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治理四荒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红枣种植面积。充分发动群众开山炸石,填土栽树,能栽一苗栽一苗,并落实产权,鼓励农民治理的积极性。二是以嫁接新品种和老枣树更新复壮为重点,千方百计提升红枣品质和扩大红枣产量。组织克虎、庞家庄村干部群众在柳林、石楼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引回“晋昌一号”接穗20万穗,在克虎、庞家庄村进行打孔插接,极大地提高了红枣的产量,全年可增产100万公斤,并扩大了骏枣、梨枣、虎枣的嫁接面积,提高了红枣品质。三是以红枣加工为重点,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通过一年的努力,红星联枣业有限公司新上加工蜜枣项目一个,提高了红枣加工层次,天山、宏运、宏腾等红枣加工企业更换了新设备,引进了新技术,红枣加工质量均有所提高。全镇新发展初级加工户100户,红枣加工量突破1000万公斤。四是以红枣市场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红枣吞吐量。依托红枣一条街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红枣通硬环境和软环境,红枣吞吐量达到了1700万公斤。五是以有机红枣宣传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红枣的知名度。克虎红枣经国家红枣认证中心认定为全国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共计30000亩,全国仅此一家,2006年又进行了考察验证,为该镇红枣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通行证,克虎红枣无形资本剧增。因此大力宣传这一品牌,在中央二台、中央七台、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克虎红枣在全国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克虎红枣远销广东、上海、湖南、湖北、河南、辽宁、内蒙、北京、西安、吉林等30个大中城市。六是以规范红枣经营为重点,千方百计维护克虎红枣信誉。克虎红枣在全国红枣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额逐年上升,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稳步翻番。为了切实维护克虎红枣信誉,他们不断规范红枣经纪人的行为,教育大家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并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进行约束。临县工商联合会克虎分会2005年10月8日召开年会,制订了各项章程,为红枣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沿黄公路克虎境内22公里全城通车,为枣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薛家垛村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投资90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全镇村村吃上了自来水。薛家垛、庞家庄、克虎等村实现了引黄堤水灌溉。投资50万元,完成“户户通”32公里。
【社会公益事业】
全镇拥有网通电话420部,移动电话289部,户均15部手机。克虎、靳家洼村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互联网。农民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两免一补”政策,兴办了克虎、新家洼等寄宿制小学。完成了退耕还林2624亩,沿黄高标准4000亩荒山造林工程。
【基层组织建设】
继续扩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庞家庄、克虎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五星级支部”,张羊峁、薛家垛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四星级支部”,对杜家圪垛、后山等村及支部班子进行了整顿,新发展党员5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6名。
【社会综合治理】
把保持社会稳定作为最大的政治业务,把“夯实基础保平安”作为崇高的工作目标,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予以重视,提供了平安创建活动。每月召开一次稳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健全处理民事纠纷与信访接待工作的各项制度。建立了村民调员——小组长——主任——支书——村综治委——包村干部——包片干部——镇长——书记——镇综治委十道防线保稳定的机制。对农村部分弱势群体,认真落实了国家有关救助政策。通过一系列努力,基本做到了民事纠纷小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镇。全镇实现了无越级上访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