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媛

人物生平冯昭仪(?—前6年)冯媛,上党潞县(今山西省潞安)人,执金吾冯奉世的女儿,汉元帝刘�#93;的宠妃。汉平帝祖母。
前47年,冯媛应召入宫,始为长使,数月后晋为美人。前42年,生皇子刘兴,晋封婕妤。冯媛的父亲冯奉世拔为右将军光禄勋,她的哥哥冯野王为左冯翊。
冯婕妤生性性格豪迈,刚猛而且果决,胆识过人,与一贯妃嫔讲究贤淑温文,截然不同。前36年左右,汉元帝与宫中诸位妃嫔到虎圈观看斗兽,有一只巨熊窜出铁圈,朝着汉元帝的上殿走来,左右贵人及傅昭仪皆惊走,冯婕妤却十分镇定,起身挡住巨熊,巨熊停止上前,左右把熊杀死。事后,汉元帝问冯媛为什么不怕,冯婕妤说:“猛兽得人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汉书·外戚传》)由于救驾有功,备受宠爱。
建昭二年(前37年)夏,元帝封刘兴为信都王,并封冯婕妤为“昭仪”。当时,傅婕妤生子刘康,而冯婕妤也生有刘兴,两位皇子皆封为王。但因汉元帝尚在世,不能称这两位宠妃为太后,故为突显她们在后宫的地位,于“婕妤”之上再设“昭仪”之位,取“昭其仪”之意。汉元帝死,冯媛尊为信都太后,与刘兴同住在上林苑中的储元宫。后随儿子到封地。刘兴后迁中山王,立冯媛为中山太后。
前7年,汉成帝死,傅昭仪的孙子刘欣继位为汉哀帝。翌年,冯媛被傅太后诬以“诅咒罪”而自杀。前1年,冯媛的孙子刘衎继位为汉平帝,才恢复名誉。
史籍记载《汉书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奉世有子男九人,女四人。长女媛以选充兵宫,为元帝昭仪,产中山孝王。元帝崩,媛为中山太后,随王就国。
《汉书 卷九十七下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孝元冯昭仪,平帝祖母也。元帝即位二年,以选入后宫。时父奉世为执金吾。
昭仪始为长使,数月至美人,后五年就馆生男,拜为婕妤。时父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奉世长男野王为左冯翊,父子并居朝廷,议者以为器能当其位,非用女宠故也。而冯婕妤内宠与傅昭仪等。
建昭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元帝嗟叹,以此倍敬重焉。傅昭仪等皆惭。明年夏,冯婕妤男立为信都王,尊婕妤为昭仪。元帝崩,为信都太后,与王俱居储元宫。河平中,随王之国。后徙中山,是为孝王。
后征定陶王为太子,封中山王舅参为宜乡侯。参,冯太后少弟也。是岁,孝王薨,有一男,嗣为王,时未满岁,有眚病,太后自养视,数祷祠解。
哀帝即位,遣中郎谒者张由将医治中山小王。由素有狂易病,病发怒去,西归长安。尚书簿责擅去状,由恐,因诬言中山太后祝诅上及太后。太后即傅昭仪也,素常怨冯太后,因是遣御史丁玄案验,尽收御者官吏及冯氏昆弟在国者百余人,分系雒阳、魏郡、巨鹿。数十日无所得,更使中谒者令史立与丞相长史、大鸿胪丞杂治。立受傅太后指,几得封侯,治冯太后女弟习及寡弟妇君之,死者数十人。巫刘吾服祝诅。医徐遂成言习、君之曰:“武帝时医修氏剌治武帝得二千万耳,今愈上,不得封侯,不如杀上,令中山王代,可得封。”立等劾奏祝诅谋反,大逆。责问冯太后,无服辞。立曰:“熊之上殿何其勇,今何怯也!”太后还谓左右:“此乃中语,前世事,吏何用知之?是欲陷我效也!”乃饮药自杀。
先未死,有司请诛之,上不忍致法,废为庶人,徙云阳宫。既死,有司复奏:“太后死在未废前。”有诏以诸侯王太后仪葬之。宜乡侯参、君之、习夫及子当相坐者,或自杀,或伏法。参女弁为孝王后,有两女,有司奏免为庶人,与冯氏宗族徙归故郡。张由以先告赐爵关内侯,史立迁中太仆。
哀帝崩,大司徒孔光奏“由前诬告骨肉,立陷人入大辟,为国家结怨于天下,以取秩迁,获爵邑,幸蒙赦令,请免为庶人,徒合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