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源镇
赤水源镇地处赤水河源头,位于县城西北部14公里处,有国土面积159.3平方公里,耕地38744亩,辖九个村166个村民小组,9910户42911人,粮食主产包谷、洋芋;烤烟生产是全镇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及农民增收的经济财源,粮食产量2154.89万斤,人均有粮510斤,全镇国民生产总值6233.81万元,镇财政收入179.53万元。
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集镇发展初具规模,市场繁荣,矿产资源丰富,局部已构成了工业园区,且机构配套,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九个村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镇80%以上;二是3.5万千伏变电站落户板桥,公路沿线四个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电。三是镇昭、出省通道、巧威公路镇凤支线交汇横贯五个村,同时是西半县16个乡镇的必经之地。四是有300多万立方米的螳螂水库及即将建设的县城第二水厂;五是镇内有一所中学及九所完小,适龄儿童入学率98.8%。矿产资源方面:有煤炭、铁矿、铅锌矿等。煤炭分布在板桥、洗白、银厂、木瓜、倮倘五个村,其中板桥朱家湾一带是镇雄煤田北部井田西段,储量达2亿吨以上;铁矿分布在铁厂、银厂、螳螂三个村,铅锌矿分布在银厂;石灰石遍布9个村。
洗白法丈沟至倮倘一线已构成工业园区:一是招商引资的云南东源集团在朱家湾投资1.8亿元创办年产60万吨的大型煤矿;二是镇政府、煤管局、板桥水泥厂联办年产10万吨的麻塘煤矿;三是两个年产3万吨的民营煤矿;四是年产8万吨股份制水泥厂及立项待建的年产30万吨水泥厂;五是板桥朱家湾已成为西半县的石灰供应地,年产1万吨。六是非公制企业年产6万吨的化肥厂。郑家湾已建成为全县最大的生猪市场,年交易额达3万头。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岔河、银厂、铁厂、螳螂作为全镇烤烟生产基地,倮倘村有千亩连片的蚕桑基地。
集镇建设方面: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促进城乡发展,我们将抓住市、县两级将洗白集镇定位为县城卫星城镇建设开发的这一契机和地处赤水源头的特殊地理位置,充分利用“赤水源”文化品牌,提升该镇的区位优势,增强卫星城镇的辐射功能,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方针,以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规划设计,以旅游、休闲、度假、娱乐、商贸、环保为一体,坚持“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富农,引农进镇”的思路综合开发利用,带动赤水源旅游、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