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
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概况
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现由四方校区图书馆和崂山校区图书馆及5个院系资料室组成。四方及崂山校区图书馆等实行统一领导班子,统一用人制度,统一规章制度,统一采编,统一经费,统一管理系统,两个馆各自独立运行,院系资料室由各院系负责运行,业务由图书馆指导帮助。两个校区的图书馆全部实现自动化管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AS覆盖整个校园,校内资源实现了最大范围的共知、共享。
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96名,馆舍总面积共51377平方米。
近四年,图书馆进书46万册;年订购现刊2200种,年订购报纸95种,133份;全校图书资料共计243.14万册(含电子图书)。
图书馆所有书库全部实行开架服务,实现藏、借、阅一体化,图书借阅量逐年上升,2006年借阅人次达88万以上。
崂山校区图书馆于2007年7月开始投入使用,建有期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借阅书库阅览室,报纸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6个阅览室,合计2260多个阅览座位;四方校区图书馆现有外文期刊阅览室,科技期刊阅览室,社科期刊阅览室,文理图书阅览室,工科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6个阅览室,合计1200个阅览座位。两校区总共阅览座位达到3460个。周开放98小时,年接待读者近30万人次;两个电子阅览室机位数达550个,周开放98小时,2006年接待读者上机32万人次。 电子阅览室成为图书馆接待读者最多的阅览室。
图书馆于1996年引进当时国内先进的ILAS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采访、分类、编目、流通、典藏、连续出版物等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2003年12月实现ILAS多用户版升级到客户机服务器版ILASII 2.0版;2005年5月两馆实现通借通还,极大的方便了读者。
目前引进权威的中外数据库24个,2005年读者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16万次,下载65万次,CNKI的使用量居全国第二(根据清华同方发布的消息)数据库利用率高。自建了青岛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青岛科技大学科技论文数据库。读者在校园网上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随时查询、下载相关文献信息等。2007年初实现了校外读者的访问。
图书馆建成的局域网直接连接校园网和Internet,用于学校办公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数据交换以及上网查询等自动化办公系统。图书馆主页内容不断丰富,数据24小时网上运行,主页和数据库访问量大,自2005年更新以来主页访问量已多达130余万次。主页和网络成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重要平台,成为永不闭馆的图书馆。
2002年引进先进的金盘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对两个校区的电子阅览室的全部读者用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两个电子阅览室现由金盘系统(标准版)独立运行和管理。
图书馆现有计算机700多台、服务器20台、磁盘阵列2套、光纤存储1套以及其他各类齐全的自动化辅助设备等。经过几年的连续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已经初见端倪。为图书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条件, 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和人性化。
图书馆每年检索、整理、编辑完成《青岛科技大学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统计》,并发给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学院;信息中心每年承担检索课题并提供检索报告100余份;组织参加年度全校职称晋升材料审核工作,制定了学校的学术期刊论文分级标准,设计并组织开发、加工、建立了《青岛科技大学学术成果提交系统》,初步完成《青岛科技大学科技论文数据库》,收录1996年至2006年我校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论文10000余篇,并编辑青岛科技大学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进而被学校以“信息参考”的形式发布到全校,通过图书馆主页发布“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和“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一览表”等,引导读者的投稿方向,为提高成果水平、教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我校被SCI收录论文数排在全国高校第47位,2006年论文发表和收录数又有大幅度提高。开展课题代查代检和查新工作;每年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课》和《图书馆利用课》,制订了教学大纲,编辑出版了《科技文献检索课》和《新生图书馆利用》教材。
春华秋实,辛勤耕耘必将带来丰硕的成果,图书馆近几年完成科研课题十几项,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有四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化学工业学会和山东省科技情报科学技术四个二等奖。2005年与经管学院联合申办成功情报学专业硕士点,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的学术地位。
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将配合学校发展的需要,以崂山校区图书馆建成使用为契机,注入最新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第一”,努力将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