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街乡
河街乡概况
概况位于许昌县西部,东南距许昌市区约4公里,北邻苏桥镇,西接桂村乡、灵井镇,南与椹涧乡相连,全乡土地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18公顷,辖26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148个村民小组,人口4.2万。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土质肥沃,气候冬寒夏热,夏季多雨,秋季干爽,适宜小麦、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该乡东临京广铁路,南面有许南公路,豫311线穿境而过,公路网遍及全乡各行政村,河街至苏桥段公路南北纵贯全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河街乡以豆制品加工为传统优势产业,有约70%的农户从事豆制品的加工销售,以腐竹为代表的豆制品占全国豆制品市场份额的50%以上,豆制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悠久的豆制品加工销售历史和优厚的技术条件,为该乡赢得了“腐竹之乡”的美誉。由于豆制品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促进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彩印包装、造纸印刷、机械加工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河街乡呈现出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
[沿革]1950年设河街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乡。1997年,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贺庄、曹庄、叶庄、大任庄、半坡铺、大路李、柿张、逯寨、白兔寺、祁庄、柏树李、双龙、河湾、南岸、北岸、小寨、王岗、陈胡、夏庄、沟王寨、槐大庙、郭庄、李门、陈杨、付庄、邢庄26个行政村。
“蒋介石故里之谜”
一说河街乡为蒋介石故里。此说法为:蒋介石于1887年出生在河街乡后郑庄,本名郑三发,母亲王采凤(河街半坡铺人),父亲郑福安。1891年,河南大旱,郑母携二子逃荒至开封,王氏成为奉化盐商蒋某的保姆。后蒋家原配去世,王氏便携二子郑二发和郑三发(即蒋介石)改嫁蒋家。郑二发不如三发机灵,最后离开蒋家。
三十年代以后,郑二发曾四次找蒋介石认亲。蒋介石对郑二发礼待有加,多次派遣高官与其会见,或因政治原因,终不肯相认。
关于蒋介石的身世,始终是史学界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尽管说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但确实有一些事情,又是“奉化说”所不能解释的。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8454
男
19429
女
19025
家庭户户数
10162
家庭户总人口(总)
38299
家庭户男
19298
家庭户女
19001
0-14岁(总)
9167
0-14岁男
4978
0-14岁女
4189
15-64岁(总)
25905
15-64岁男
12915
15-64岁女
12990
65岁及以上(总)
3382
65岁及以上男
1536
65岁及以上女
184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6250
经济
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工业总产值达15亿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37万元,招商引资完成1.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其它各项经济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
河街乡按照市、县工作安排,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要务,认真开展“小康杯竞赛活动”,对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同时立足当地实际,动员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了乡村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另外,乡政府加大了对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新型工业的建设投入力度,注重引导人才和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并通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教育培训,不断增强乡村企业管理者经营和驾驭现代化企业的水平和能力。几年来,全乡共组织企业负责人参与各种培训310多人次,有近200家非公有制企业引进了新技术或新项目,其中引进高技术人才40多人,吸引外来资金1.5亿元,为全乡非公有制经济和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止2005年底,全乡非公有制经济个数已达4355个,新建、新办、技改超过50万元以上的企业100多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增加到22家,其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5.9亿元,全乡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乡镇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步增强。全乡重点企业,河南飞达集团现投入发展资金1.6亿元,引进自动化造纸生产线4条,豆制品生产线2条,该集团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集豆制品深加工、包装彩印和白板纸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2005年,飞达集团实现产值6400多万元,上交税金150多万元,为全乡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豆制品加工业
河街乡本着维护本乡豆制品加工业支柱产业优势的目的,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充分发挥河街乡腐竹生产经营管理办公室、河街乡豆制品生产经营者协会等专业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对全乡豆制品加工业的扶持、引导和监督力度,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理顺了豆制品产销关系,规范了豆制品行业行为。同时,河街乡还结合实际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全乡干群积极参与、支持发展豆制品加工业。并定期召开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乡村主要领导和腐竹产销大户参加的豆制品产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为全乡腐竹产业的发展共同出谋划策,查找了本乡豆制品生产销售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为全乡腐竹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河街乡注重培育发展豆制品龙头企业,扩大企业规模,研制开发新型豆制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几年来,在质源实业有限公司、九和豆制品有限公司、蓝森食品有限公司、世纪豪嘉豆制品公司等一批知名豆制品加工销售企业的带动下,全乡已在上海、天津、南京、西安等地大中城市建立了直接的销售网点50多个,并与俄罗斯、韩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供货关系。同时为适应市场要求,还积极开发研制出新的豆制品五大系列十几个品种,并创立“质源”、“九和”、“世纪豪嘉”、“灵河”、“关公”等10多个豆制品知名品牌,使龙头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引领全乡豆制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另外,乡腐竹办积极配合工商、卫生、质检等职能部门加大了对本乡豆制品加工业的整治力度。全面清查治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豆制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豆制品的生产经营秩序,强化了管理和规范力度,维护了全乡豆制品的质量和信誉,使河街乡豆制品产业逐步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为全乡豆制品加工业向更高、更强、更优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河街乡对陈胡、白兔寺、任庄等村4个腐竹生产示范园区和20个腐竹规模型加工示范厂进行了全面规范,在其带动下,全乡有80多家豆制品加工企业和470多户腐竹生产专业户完成了规范化建设和生产技术改造,全乡以腐竹为代表的豆制品加工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2005年,河街乡豆制品产量达5万吨,销售额达6.2亿元,从业农户人均年收入近万元。豆制品加工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全乡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乡生猪存栏达8万头,出栏近11万头,建成养牛专业村1个,养鸡专业村2个,畜禽养殖业已发展成为豆制品加工业之后的河街乡第二大支柱产业。
河街乡特色农产品:小麦,玉米,红薯,生猪,饲料,人参,畜禽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