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水仙种

又名武夷水仙、水吉水仙。原产福建省水吉,约有一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建阳县水吉,崇安县武夷、建瓯县以及闽南的永春、安溪、仙游、南安、大田、德化等县。

植株小乔木型,主干明显,树姿半开展,分枝较稀疏,树型较高大。大叶类,叶片呈水平富革质,色浓绿有光泽,主脉淡绿极明显,叶肉特厚,栅状组织两层,海绵组织亦很发达。4月初萌发,谷雨前后采茶,属晚生种。嫩芽茸毛较多,年生长期短,发芽率低,轮次少。花冠大,花萼5片,花瓣8片,柱头3裂,雄蕊排列较疏,子房多毛,开花不结实或极少量结实,多为单粒果,耐寒力较强,在-7--8℃条件下尚能安全越冬。

鲜叶一芽二叶多酚类含量19.75%,粗蛋白质24.53%,咖啡碱3.27%,水浸出物44.65%。制成乌龙茶,香高味醇,汤色明亮清澈,叶底肥厚,品质特优;并适制红、绿茶。适于江南、华南乌龙茶和红茶区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