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才

『历史上的马文才』马文才[1],名佛念,字文才 生卒年: 495~529
在弱冠之年(20岁)本是一介书生,后北魏伐梁,毅然投笔从戎保卫梁朝。后为白袍将军陈庆之参将,随军七千人大破魏军百万,攻陷魏都洛阳。马文才劝陈庆之自立,对他说:“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军岂得无虑?自古以来,废昏立明,扶危定难,鲜有得终。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屠颢据洛,则千载一时也。”(《梁书·陈庆之列传》)庆之不从.北魏夺回洛阳,与庆之班师回朝时遇山洪溺毙,年仅34岁。
梁武帝为表彰其卓越功勋,追封其为博阳侯.庆之赞曰:文比班仲升(班超),才超赵子龙(赵云) 。
我们所痛恨的马文才在历史上根本不认识梁山伯,甚至梁祝两人相隔千年。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位清官。祝英台是与马文才同时代的一位女侠,曾多次去马太守府偷取银两,来赠予百姓,后来被马文才杀死。这就是古人丑化马文才的原因。所以完全可以说,为了塑造梁祝凄美爱情故事,马文才无辜牵连。他在梁祝里只是一个用来衬托梁山伯和拆散梁祝的卑劣角色。
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马坡是祝、马的故里,两城是梁的故乡,南北朝时期梁朝人士。
『马文才作战史』马文才,名佛念,字文才,是南北朝时期南方梁国的文官。关于他的出身并没有很详细的记载,他是梁朝骑兵“白袍队”的参将,这支部队的主将,就是梁朝赫赫有名的军神陈庆之。此人精通兵法,对骑兵的指挥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大概卫青、霍去病也不过如此。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央对这种很能打仗的队伍向来是又爱又怕,所以一般都会派个文官过去监视,马文才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安插到了陈庆之的队伍里。不过马文才这个文官在军队里以兼职密探的身份居然和陈庆之相处非常融洽,这实在是不能不让人佩服。
马文才一生的事业高潮是在大通年间(公元527年—529年)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权北魏的朝廷因帝位而产生了内纷,重臣尔朱荣领兵占据洛阳,杀了幼小的皇帝和皇太后独揽权势。而皇族之一的北海王元项就因此而亡命至南梁。当时已经六十几岁的梁武帝萧衍同意援助北海王,命陈庆之护卫北海王回到洛阳。而他给予陈庆之的总兵力是他的本部兵马,也就是“白袍队”,总计兵力……七千人。
大概萧衍的意思是叫马文才去敷衍一下元项,这种事本来就是文官比较擅长的工作。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陈庆之居然进入了洛阳。
七千白袍骑兵先是在淮阳击败七万魏军,然后全军乘木筏顺流而下,一战而克二万军队驻扎的考城,之后又大破魏军十七万四千于荣阳,斩首两万,三日而下虎牢关……总之就是在一百四十二天里破敌四十七阵,陷城三十二座,顺利地把北海王送进了洛阳。
在这所有的战斗中,马文才始终与陈庆之一同随同军队行动,共同作战,共同进入洛阳。当时他的心情,大概是非常地难以自己吧,亲眼看到千古创举,自己还亲身参与其中,这种事并不是一般的人可以碰得到的。在这个过程中,马文才已经完全倒向了陈庆之了。毕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人来说,没什么比名垂青史更吸引人的了。
在进入洛阳以后,马文才以文官特有的政治嗅觉,很快发现了南北朝统治者对于陈庆之的猜忌之心,或者说,是从历史中猜测到这种必然会产生的猜忌。他赶紧向陈庆之进言说:“以七千兵士就立下了陷落洛阳的空前大功,但也因此而将遭来危险!不管是圣上(萧衍)还是魏主(北海王)都会对陈将军的才干和武勋感到忌惮,您不如就将魏主废了,由陈将军自己于洛阳号令天下。这可是天赐的良机呀!”
当时南齐的最后一个皇族萧宝寅在长安自立为帝而与魏军作战着,与其结盟也在马文才的考虑之内。
如果这时陈庆之接受了马文才的意见的话,那么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变呢?只不过,陈庆之和萧宝寅做了不同的选择,他笑笑地摇了摇头:“卿家是喝醉了吗?”就这样结束了一切。正如马文才所料,不久之后,元项拒绝了陈庆之请求援兵的建议,南方的梁朝也因为妒忌者的谗言而没有增援兵力,而长安的萧宝寅由于缺乏盟友,孤立作战,也很快为北魏所平定,最终陈庆之就不得不退回了长江以南。
大将尔朱荣亲自率领大军随后追赶,但这追也追得过于搞笑:追远了等于没追,追近了他又不敢,两支军队就这么拖着一直走到大概是河南边界一带,陈庆之准备指挥军队过河,但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他百战百胜的部队,军副马文才也是因此而亡。
『《梁祝》中的马文才』马文才,一个衬托梁祝爱情故事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戏曲、电影或是电视剧,总是以阴险、下流、调戏良家妇女、为世人所厌的角色出现。而由陈冠霖所饰演的07版马文才角色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其塑造的马文才形象更是值得一说。
陈冠霖版马文才外貌清秀,文武双全,书生味浓,堪称为史上最帅马文才。陈冠霖演技娴熟,将马文才演绎得丝丝入扣,一出场以路见不平、拨箭相助的气势震撼登场,一句“当老大,你也配?”稚嫩之中,语气略显成熟,将马文才好强的个性显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帅气的外形,着实成为该剧一大亮点,此版马文才无疑让观众耳目一新。
导演为使该剧在以往剧情上有所创新,赋予马文才更多新元素,陈冠霖在某娱乐节目里谈到:“其实07版马文才这个角色相当不好演,亦正亦邪,若稍微有差错,就会让观众觉得没什么看头!”因此,如何注入角色灵魂,将角色演活了?想必陈冠霖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剧中马文才有多场哭戏,哪一次不是让喜欢他的观众看得纠心、不舍。
剧中马文才家世显赫,父亲官居太守,但是其从小就受到父亲棍棒的严厉教育,非打即骂、用苛刻来教导督促着他、丝毫没有温情可言……母亲因不忍再看到儿子遭受毒打,奋力保护着他、却不想因此而不小心容貌受损,悲伤、难过、绝望的她、决然的选择了上吊自杀。却不曾想如此举动致使在马文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孤独、空虚的他没有朋友,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友谊,当他遇到祝英台时,曾说过一句话:“整个尼山书院,也只有你祝英台是个人物。”因此,他是如此迫切希望的与祝英台成为知己。可是以他好强的个性,缺乏爱的心理,傲然一切的外在、最终得不到祝英台的青睐。只是因为他不懂得用什么方式去爱一个人!只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从此,他逐渐沉沦、放弃了用心去关怀、终于因爱生恨,发誓要用祝英台一生的泪水换回他逝去的尊严……但也只有他自己的心里清楚、他、做不到、、、
总的来说,喜欢此版马文才的观众,个个看得是不过瘾。当然,帅气也为马文才增色不少,大家戏里戏外地将祝英台与马文才撮合在一起,续写梁祝的美文是一篇更比一篇好。可见,07版马文才值得你去看!
马文才与梁祝的故事梗概
那是1600多年以前的东晋末年。是一个士族与平民对立,爱情自由与传统束缚不能并存的时代。
上虞士族小姐祝英台,排行第九,是父母唯一的女儿。生得聪明娇美、活泼灵秀、纯真执着。
祝英台从小喜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她不甘世俗,不让须眉,千方百计说服父母,女扮男装去杭州读书。出门不久,即遇上曾在月老寺邂逅的会稽穷书生梁山伯。
梁山伯出身平民,家道中落,幼时父亲因治水身亡,由母亲抚养成人。他性格耿直,憨厚笃诚,一心继承父志,经世济人。在去杭州尼山书院的路上遇到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两人意气相投,结为异性金兰。在书院三载,又与英台“日同桌,晚同床”,相互照应,情深义厚。
尼山书院是享誉江南的士族子弟求学入仕的好地方。杭州太守之子马文才,太原王氏子弟王蓝田等也来到了这里。马文才风流倜傥,学识一流,加上一身出色的骑射功夫,在书院中雄冠群英。他仗着时任太守的父亲和自己的各种优越条件,在学友中聚集一班纨绔子弟,屡与梁山伯、祝英台作对。当山伯品状排名超过他时,竞对山伯痛下杀手;当窥探到英台为女且已爱上梁山伯时,他耍尽阴谋,誓欲夺到英台为妻。
祝英台是吴越文化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芭。她性格倔强,为人正直,在书院这个特殊的男人世界卓然特立。她不喜欢马文才的杰傲,瞧不起王蓝田的猥琐,看不惯王大人的做作…她最爱梁山伯的憨厚。三载同窗,耳鬓厮磨,几番误会消除,几度生死相随。英台爱上了山伯。
但由于山伯不解风情,英台未能明说,文才从中作梗,使得两人从结缘到结拜、结怨、结恨,再到相知、相爱、相送、相许、相误、相会、相怨、相逼、相抗,直至最后相殉、化蝶,全剧演绎了一段曲折离奇、温馨浪漫、凄艳绝美的传奇爱情故事……
湖南省桃江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1989.09--1992.07湖南省轻工业学校工业审计专业中专学生
1992.07--1995.03湖南省南县华美垸农场办公室干部
1995.03--1996.06湖南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干部
1994.09—1996.07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大专学员
1996.06--2003.02湖南省益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干部、城镇科副科长、科长
1997.09—2000.07湘潭大学文秘专业自考本科学员
2000.09—2003.07中央党校法律专业函授本科学员
2003.02--2006.06湖南省桃江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
2006.06--2007.11湖南省桃江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2007.11-- 湖南省桃江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