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护念
善护念
金刚经讲什么?很多人说在讲“善护念”,但究竟什么是“善护念”,该怎么做才是“善护念”就不知道了。其实佛陀是在给发心修学者指路,在发心后于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修学,本质是“无住相布施”。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佛陀说菩萨,是名菩萨,即非菩萨。只是一个方便表达的名词,代表了所有发心修学者。布施不是专指财布施,也不是单单指法布施,在这里只是一个动词,代表了所有的行为,思想以及念头。相是什么,是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而住是什么?关键的是这个住,住的真正含义是起念头。因为着这个相而起的念头,就称之为: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很多书籍,文章,帖子,在谈到“无住相布施”时,并没有把“住”阐述清楚,而“布施”则往往理解成法布施,财布施,这样的说法往往给修学者带来很大的误区,而不能真正理解“无住相布施”对金刚经来说是通不了的。而我们真正的实修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工作、学习、对人、对事、对物的“无住相布施”。这才是真正的“善护念”。
同时我要着重补充说明,“无住相布施”还是要有“住”,这个“住”是什么?是每一个发心修学者一定要以戒为师。修学不到一定的定力,贪、痴十恶自然来找你。不住在戒上,哪来的福慧资粮?。
同样,对修学者来说,不能一开始就去追求“空、无”的境界,那是不可能的。必须是从有到无,连有都没有,那里来的无呢?毕竟,慧能千年不遇。但再次强调,修学佛法必须清楚“本来无一物”,否则路就错了。在这里是一个相对的关系,有是要似有非有,是不动念。抱着念头去修学,就违背了“无住相布施”。念头也是物。
“功夫熊猫”的导演很厉害,功夫,熊猫,只是一个平台而已,真正说的是“本来无一物”,熊猫明白了就开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