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玉子母夔凤镇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清白玉子母夔凤镇纸

这是一件清十八世纪白玉子母夔凤镇纸,长8.5厘米。白玉有瑕斑,雕子母夔凤。两凤面贴面相倚,以浅浮雕或阴线刻纹饰眼、嘴及羽毛,口衔谷穗,枝叶盘底。

凤凰姿态绰约高贵,牵扯许多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谷穗寓五谷丰登,可见此器的独具匠心。

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玉器、青铜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随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古代镇纸大多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动物的立体造型,面积较小而分量较重,材质多为玉、陶瓷、铜以及水晶等等。明清两代,书画名家辈出,极大的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制作和使用,镇纸的制作材料和造型也有了新的变化,材料除了继续使用铜、玉之外,还增加了石材、紫檀木、乌木等等,形状大多为长方形,因为这个缘故,镇纸也常常被叫做镇尺、压尺。

玉质地温润,素为人喜爱,而用玉作为镇纸亦较普遍,文献记载的玉镇纸有“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其背斑点如洒墨,色同玳瑁,无黄晕,俨若虾蟆背状,肚下纯白,其制古雅肖生,用为镇纸,摩弄可爱”。目前所见明清之物多为尺状,如白玉雕螭纹镇纸为明代器物,雕工细腻,纹饰清晰。青玉夔纹镇纸为清代器物,其材质规整,镇尺上雕有两条螭龙,相向而对。与明代同类器物相比较,雕琢精湛,纹饰舒展大方。镇纸背刻有御制诗,为清代玉镇纸中的精品。清时的镇纸还有象牙、木等。如榉木刻《潇湘神》镇纸,牙雕镇纸等。在文房用具中,镇纸的传世品较少,故收藏的难度较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