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萝菜
有机地萝菜因其花冠色彩怪异被人们移植培育。属多年生草本根茎植物,株高1-2米,上部多分枝主根茎外表黄金褐色,根茎细嫩,叶片呈广卵心脏形,其味涩、甘,性平、入脾,属土。经测其成份功用属高抗生植物,广泛用于煮汤配伍疗疾。
我国广东沿海。安徽临泉等地率先从国外引进培植,零星分散种植已获成功,近年来四川联箭农业生物发展公司,成功地建立了种植示范生态园区,经反复测试对比,运用到日本著名预防医化学研究所,立石和博士研发的五行蔬菜汤中取代牛蒡,其营养成份远超过牛蒡,作用效果优于牛蒡且用量减半。故而地萝菜成品供不应求,深受菜汤爱好者青睐。
地萝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耐寒、耐热性均强。种子发芽温度为1 5—30℃,适温为20—25℃。15℃以下,30℃以上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种子发芽需一定光照条件,发芽期有光照条件可起促进发芽的作用。新采收的种子有休眠期,可用变温处理,或浸种打破休眠。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地上部不耐寒,在30℃左右时,即枯死。根部耐寒,可耐-10℃的低温。
地萝菜是绿体通过春化的作物。在肉质根直径1厘米以上,气温在5℃以下,较长时间才能通过春化阶段。在1至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条件下,才能抽薹开花。
地萝菜的叶片大而多,蒸腾作用旺盛,生育期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应。但根系不耐涝,在地下水位高或积水的地内,经2天以上,即会腐烂或大量发生歧根。
地萝菜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栽培。栽培前需深翻土地0.5—0.8米。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肥料。适于在有机质丰富的疏松地块栽培,不适于过分轴重的土壤。忌连作,适宜的pH为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