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红尾鲶

Red Tail Catfish, 又名红尾鸭嘴、红尾猫。狗仔鲸。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

特征

体长70~100厘米。头部有触须3对,眼睛小,头大嘴大。体背部黑色,腹部乳黄色,体侧有由头到尾的白色带纹。背鳍和尾鳍红色。

饲养特点

饲养水温22~28℃,弱酸性软水。喜吃活食和肉块,食量大,生长快。目前在水族箱中无法繁殖。

学名:Phractocephalus hemiliopterus

别名:狗仔鲸、枕头鲶、红尾猫、招财猫、富贵猫

科种:鳅科和鲶科

产地: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水温:25-26℃

硬度:5左右

Ph值:6左右,忌碱性水

食物:动物性饲料,尤其是小鱼

性情:性情凶暴(对小鱼),其他时候性情温和

形态特征:

该鱼外型比较优美,体延长,宽而扁平。在嘴的上下有雪白高贵的白须共6对,其中一对较长,常向前方伸展。该鱼体色基本上有三种颜色:背部的灰黑色、腹部的雪白色、尾鳍的桔红色。且分界极为明显,头及吻部很大,一条白线从吻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尾和背鳍均为胭红色,其他各鳍为蓝黑色,体态优雅。眼眶上半部为白色,形成一半圈白圈。成鱼体长70~100厘米。野生能达到120厘米。型体上有高背平背之分,挑选时最好以高背,短尾柄、大尾鳍、体色黑白分明,尾鳍桔红为首选。过去红尾鲶尾巴都很红,体色深黑,经过国产化,现在鱼的尾巴都不红,品质已经严重退化了.

饲养方法:

此鱼饲养容易,并且生长速度很快。体型差异小的单独饲养。同种类之间有撕斗现象,胡须容易被打断,但很快会恢复。饵料为活饵、肉块等,在原产地为食用鱼,也被用来清除河道的动物死尸。此鱼在刚入水族箱时会影响进食,一段时间适应环境后,能吃光同缸中饲养所有的稍小的鱼只。红尾鲶属夜行鱼,(经多年人工养殖后,夜行的习性基本改变了)夜晚很很活跃,喜欢到处乱撞,因此在缸中不要做太复杂的造景,更不要种水草之类.在夜晚突然开灯后,容易受到惊吓而撞缸。在捕捞的时候也会因为惊吓出现短暂的退色现象。食量和排泄较多,需要加强过滤.在水质差的环境下饲养容易出现,蒙眼和翻鳃症状。(翻鳃可按照龙鱼翻鳃治疗法医治)红尾鲶能与人亲近, 视觉很差,主要依靠它的胡须上的味蕾进行觅食,活泼好动,需要较大的水族箱.性成熟期的红尾鲶能发出猫一样的叫声,30厘米以下的亚成体小鱼,胃袋还没未发育完全,喂食过量或环境突然改变,以及受到惊吓之后会产生呕吐的应激现象.和鲶科的鱼一样, 红尾鲶也容易吞食一些小型器械零件,但之后大多能自己吐出来.情形严重者也可以用镊子伸进胃袋中夹出来。鲶科的鱼因没有鳞片,所以不耐盐和鱼药.如果水族箱中加盐过量,它就会出现表皮粘膜落皮的症状! 在给红尾鲶加盐和药物食需特别注意.容易因为加药过量和水质不良导致腮丝变黑死亡.泥鳅生命力极其顽强, 在进入红尾鲶胃袋后的强烈挣扎也会造成刺激使红尾鲶呕吐.曾有一家水族馆引进6条饲养,日食鱼苗1公斤,且创下15分钟内狂吞1公斤小螃蟹的纪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