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1.李敖之女

女,父亲李敖,母亲王尚勤。小时在台湾读书,长大去往美国。在中国大陆很有名。
著作:《我和李敖一起骂》《其实,性感是一门哲学 李文笑熬集·夏娃篇》
李敖、李文父女剪影
有其父,更有其女——李敖、李文父女剪影
日期:2004-05-17 作者:冯沪祥来源:文学报
因为时代的动荡,李敖李文这对父女,始终生活坎坷,聚少离多,如今李文新书《我和李敖一起骂》在大陆出版。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父女之情。作为这对父女的挚友,冯沪祥执笔为他们剪影。
三代奇缘
事实上,我与李敖的奇缘,可追溯李家三代。
就李敖本人而言,我与他同为东北人、同为台湾省立台中一中校友,同为新党正副“总统”候选人,已经是很有缘分。
另外,我也很荣幸有机会认识李敖的母亲。因为老太太正好在省立台中一中训导处工作过,凡学生要请假,要进出校门,都得经过她同意。平日她也经常拿着点名本,经过各教室巡查。当时我才上初中,经常看到她清瘦的面孔与严肃的神情,至今仍然深刻地印在脑海中。当时很多同学暗中指道:这就是李敖的母亲。由此可见,早在四十年前,李敖就已大大有名。
后来,在老太太晚年住院期间,李敖每日必定亲往探视,风雨无阻,我有很多次正好陪同,亲自看到李敖的另一面;我很吃惊地发现,他在母亲面前,竟是那样温顺、那样贴心、那样的嘘寒问暖、那样的充满不舍!
我除了认得李敖的母亲与夫人外,同样难得的是,还认得李敖远在北京的大女儿李文,这就更是奇上加奇了。
因为我在“立委”任内,从创办“两岸人民服务中心”后,便以服务两岸、促进交流、推动统一为生平大志;这个“中心”成为两岸沟通、帮助民众纾困救难的最重要渠道。李敖也经常在我艰难时候,给我很多精神勉励,这可说是我们共同的理念与使命。
有一次,当我率领一个参观访问团到大陆,行前李敖跟我说,她的女儿李文从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决心要到大陆定居工作,他对此很赞赏,并盼我能就近帮助。我除了惊佩其女儿的志向外,更感到多了一份荣幸。
李敖:给她这么少,又给她这么多
我当时就问过李敖,他对李文的父女情,心中感觉是什么?他回答:很少父亲像我这样,给她这么少,但又给她这么多!这话看似矛盾,但其中很有深情。若要了解,便需先探究李文的身世,那可说是既充满坎坷、艰险与曲折,却也充满奋斗、荣耀与活力;充满了泪水,但在泪水后面,却是永远亮丽的绚烂笑容;充满了乌云,但在乌云后面,却是永不消失的灿烂阳光!
此中的辛酸历程,诚如李敖所说,很多人只注意到政治受难者本人,但很少注意到“受难者家属”。李文,就是这种情形。从小就遭受极大的苦难与极多的折磨,外界却给予极少的关怀与帮助。
李文出生时候,李敖已经入狱了。因此在李文小时候,李敖一直没好好抱过她,也一直无法亲自陪同李文成长,无法给李文快乐的童年;甚至在李文十二岁以前,跟李敖住在一起的整个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星期。所以李敖终其一生,心中一直觉得很愧疚,这就是他自觉给李文“很少”的部分。
尤其,当李文的母亲王尚勤,从台大毕业后,赴美留学到了纽约,才发现腹中怀了李文,而李敖因为政治诬陷,在台湾即将坐牢,两人相爱却无法结婚。此时李敖只能痛苦地作出决定,毅然坚持生下孩子,并向王尚勤说,若她在一年内另逢男友,即可自由改嫁,若仍没有对象,则由李敖接回婴儿李文。
后来,王尚勤因为专情痴心,不肯他嫁,便将婴儿李文由美国带回台湾,本来由外婆带,后来演出“孩儿失窃记”,被李敖幕后导演“偷回”,从此由李敖的母亲抚养长大,成为这段凄美又曲折的爱情见证。
所以,当李敖出狱后,第一次见到女儿,真正“恍如隔世”(李敖语)。重情重义的他,当下决定,尽其一切可能,给李文最大的补偿!这就形成李敖给李文“很多”的部分。
李敖后来回忆,当年他出狱后,立刻带李文到远东百货公司购物,他一面大笔大笔地掏钱,李文则一面狂买,一面还说“便宜,便宜”。看得李敖既心疼又好笑。他当时向李文开玩笑:“以后你到美国去,像这种买法,美国都会被你买垮!”隔三十年后,李敖想起这段,笑着对我说,美国如今没有被她买垮,可见美国还算富强。英国空军在二次大战对抗纳粹时,表现非常英勇,丘吉尔首相因而有句名言:“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指英国空军),对这么多的民众(指英国百姓),作出这么大的贡献。”丘吉尔讲这段话时,心中充满无限感激与感念;当李敖说出给女儿这么少,又给她这么多,想必心中也充满感慨与感叹吧。
冰河期的幸存者
有一次,我请李敖只用一句话,形容他对李文的看法,我听了后,活生生地同时看到了李敖的影子。因为李敖简明扼要、毫不犹豫地说,李文是“冰河期的幸存者”,他对“幸存者”加重语气,说了句英文:Survivor,意思就是,无论遭逢多大的打击磨难,甚至天崩地裂,李文都能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力争生存、绝不低头!当所有其他动物、植物都被伤害殆尽时,只见她仍然昂然抬头地还幸存着,还活着!李文就是没有“那话儿”的李敖。
李敖曾经感叹:对李文最大的亏欠,是我一生的麻烦,她不能跟我住,我不能好好教育她。对此,李敖即使在狱中,仍不忘用家信的方式,进行“函授”,他每封信均以“亲爱的小文”开首,循循善诱,字字珠玑,在李敖第一次入狱的五年八个月中共写了八十封信,平均每个月一封。内容以英文教学的趣事为主,完全配合李文的兴趣,可说既充满爱心,也充满苦心。
尤其,很多内行人看完这八十封信后,很难相信李敖一生从未去过美国,居然能写出这么多隽永机智的英文趣闻,因而更加叹服李敖的才气与毅力。
李敖曾经形容这些家信:“世之有感于父女之情,忧患之书者,必将啼笑以视斯文。”以此看来,李敖、李文的父女情,也堪称一种笑情,泪中有笑,笑中有泪,令人辛酸,也令人心痛。
2.拉丁舞运动员
2006年获第四届国际公开赛二十一岁组拉丁亚军. 2001年英国公开赛第七名。世界锦标赛前12名。1997-2002年连续六年全国少年冠军。 2002年亚洲精英赛业余冠军。2002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十项全能冠军 ,连续两届全国体育大会青少年拉丁舞冠军 ,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
3.明朝版画刻工[明]版画刻工。王公忠勤录采木之图为其所刻,书镌于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人物线条犹具嘉、隆之风。《中国版画史图录》
4.山东大学副教授(1969-)副教授,1969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86年——1990年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获经济学学 士学位;
1994年——1997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1年至今就读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教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讲授课程
《企业财务会计》、《会计学》、《审计学》、《税务管理》等
研究领域
财政税收理论与实务
5.北京国际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顾问(1924-)(李汶)号宜文斋主,男,1924年生于山西高平。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版协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公关协会艺委会客座教授、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委员会成员、北京国际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顾问。毕业于中央美院。多年从事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和书画创作。书法四体皆备,尤善榜书,勒石于《首都绿色文化碑林》等全国多处碑林。绘画以人物山水为主,亦工花鸟。曾在北京、香港举办个展。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赛事获金、银奖。作品为中南海、人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珍藏、悬展。应邀入编《中华百名老人书画百米长卷》、《百名著名老书法家作品集》、《世界当代著名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等多部书画集、辞典。
1993年中国文联批准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光荣称号。
6.承德市热土艺术中心顾问(1940-)男 汉族 1940年4月生 辽宁彰武人 大学学历 原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处长 高级工程师
现为:内蒙古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承德市热土艺术中心顾问,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翰墨书画院院士。
李先生自幼酷爱书法,退休后专事书法理论学习研究和创作。1999~2006年在内蒙古老年大学先后临习楷、行、草、隶、篆等古今名家多种书体、书帖,书艺不断长进。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区书画展赛。作品楷书四言联入编内蒙古老年书画研究会编撰的书画集《金秋书画》;行书横幅“四花赞”获2001年承德“避暑山庄杯”书画大赛金奖,作品入编《当代书画艺术家作品名录》;2002年1月行书作品获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大展赛“华表银奖” ,作品入编《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同年7月行书斗方获首届中国书画小作品大赛优秀奖,作品入编《首届中国书画小作品大赛作品集》;同年8月行书七言联获第三届中国书画“书圣杯”大赛“书圣精品奖”,作品入编《中国书画名家博览》。
7. 财会教育工作者性别: 女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
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
职称:副教授
主要讲授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酒店会计》、《会计控制论》等
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税务筹划)
8.哈尔滨市商业大学副教授(1968-)女,1968年8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管理学会会员。
(一)教材
《预算会计》(第一主编);《金融会计》(第一主编);《财务会计》(第二编著);《银行会计》(第三编著)。
(二)论文
发表《改革会计学科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等共17篇论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1篇,独立作者、第一作者15篇)。
(三)课题
参加的课题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有大中型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债权债务》 ;黑龙江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会计研究》 ;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攻关计划项目《加快黑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企业分部报告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的研究》。
(四)获奖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三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二等)、(三等)奖;黑龙江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哈尔滨市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二等)、(三等)奖;哈尔滨商业大学科研成果奖。
9.南京市中医院中药师职称 副主任,中药师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学科及专业 中药学
任导师年月 2006年12月
1988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同年8月分配至南京市中医院药剂科工作至今,先后从事中药制剂、调剂、药检和临床药学等工作,专业方向中药鉴定及制剂工艺研究。副主任中药师。
论文:
《HPLC法测定冠心五号合剂中芍药甙的含量》、
《芍药与地龙同煎对芍药苷的影响》 、
《天麻及其伪品紫茉莉的高效液相色谱鉴别》、
《正交试验法优选四妙颗粒的提取工艺》等。
课题:
已完成:《补阳还五汤的剂改研究与药效学研究》
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343132
结题:
《欢天颗粒治疗肝郁血瘀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四妙颗粒对Ⅱ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在研:《五味脉安汤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兼职: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委员会委员
10.黄梅戏演员(1969-)李文,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生于1969年,祖籍安徽合肥。
她扮相俊俏秀丽,嗓音甜美动听,表演洒脱清新。
擅演剧目:《天仙配》、《女驸马》、《戏牡丹》、《啼笑因缘》、《木瓜上市》、《回民湾》等。
所获奖项:1998年首届黄梅戏“严凤英奖”大赛金奖;首届中国戏曲MTV大奖赛银奖;2001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2002年全国戏曲折子戏比赛金奖。
11.兰州市离休干部(1921-2005)原名焦伦,男,汉族,1921年2月出生,河北兴隆人。1927年2月至1938年1月,在河北兴隆县家乡小学、高小和县农职中学读书。1938年2月至1941年12月,在河北兴隆县家乡任教。1942年2月至1943年12月,在冀北承兴二区参加抗日,曾任游击队队长、民政助理等职。1943年5月,在冀北承兴二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月至1945年2月,任冀北行署民政科科员。1945年3月至1945年8月,担任冀北承兴二区区长。1945年9月至1947年10月,在河北兴隆县政府工作,任县政府民政科、教育科科长。1947年10月至1948年3月,在冀东地委及冀东区党委参加干审学习。1948年3月至1949年3月,在冀东行署运输公司工作,任公司秘书室秘书。1949年3月至1950年1月,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干部处工作,任干部处秘书。1950年1月至1956年6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系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学习。1956年7月至1957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作贸易经济专业讲师,担任贸易经济系党总支书记与副系主任。1957年12月至1979年8月,先后在兰州大学经济系、景泰农场、地质地理系等单位工作,担任地质地理系党总支书记、副系主任等职务。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担任兰州大学马列教研室主任。1982年5月至1983年11月,担任中共兰州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副书记。1983年11月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3月18日19时30分在兰州不幸逝世,享年85岁。
12.国民党中将(1905-1977)李文(字质吾,号作彬)(45.6中将1905湖南新化-1977.4.20台北,黄埔一期六队(24-)军校第三期见习官、新兵连少尉排长、第4团中尉排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2师4团上尉连长,总司令部补充第1团少校营长27第22师补充团2营中校营长,第1师4团营长、团附30第1师1旅3团中校代团长、上校团长,第1师2旅旅长35第1军1师上校副师长.第78师师长,第90军军长39第34集团军少将副总司令兼90军军长,中央军官训练团第一大队大队长45第34集团军中将总司令46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北平警备总司令,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四兵团司令官,华北警备总司令49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兵团司令官64.1退役,台湾糖业公司顾问(东征和北伐战争,淞沪会战、豫东兰封会战、武汉会战,49.1傅作义于北平起义,李与第九兵团司令官石觉等与傅作义决裂,并同机返回南京,迳往溪口见蒋介石,旋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兵团司令官.同年12月27日于四川邛崃向解放军投诚,与陈鞠旅、冯龙等军长被集中在解放军重庆教导总队和西南军政大学高级班学习1950年3月在重庆学习时乘隙摆脱中共监视,后往香港,次年4月经蒋介石同意转赴台湾,曾任"国防部"中将高参)
13.沈阳药科大学教授级高工性 别:女
籍贯: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原辽宁省大连市金县)区
职称/职务: 教授级高工/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专业);1993年3月~1994年3月参加出国人员英语培训。1980年10月至11月到瑞士Bruker公司参加AC-250 超导核磁共振仪技术培训;2004年8月至9月到瑞士Bruker公司参加AVANCE-600 超导核磁共振仪技术培训。1985~1987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 WH-90 核磁共振仪操作;1987~1997化工部感光化学研究院AC-250 超导核磁共振仪管理操作;1997~2007沈阳药科大学AVANCE-600和ARX-300超导核磁共振仪管理操作。
兼职情况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
科研/获奖情况
科研:参加并完成国家级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项,国家高新技术应用部门发展规划项目1项。
获奖:2001年7月:“西洋参活性成分的化学药理创新研究及其制剂产品的开发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12月:《仪器分析实验》(课件)在辽宁省成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优秀课一等奖;2005年5月:“有机波谱法在新药结构确证中的应用”获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发表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载8篇,近期代表作:Li wen,SHA Yi,Wei Jian Ling.Assignment of 13C and 1H Chemical Shifts of Potassium Sod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2006,23(2):247-251
李文,沙沂,杨世颖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核磁共振波谱特征,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5):269-273
李文、沙沂、陈丽霞等,甘草酸二铵18位差向异构体的核磁共振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22(4):273-278
编写著作:《有机光谱在合成新药结构鉴定中的应用》辽宁科技出版社,2003.7(第二作者)
14.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1903—1970)字汉卿,原名李文章,化名唐昆山。寿光市田柳乡崔家庄人。192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县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长。1933年被捕,1937年获释。同年12月参加了牛头镇起义,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八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后,历任寿昌潍中心县委书记、清河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校长、渤海区第四地委书记、渤海区行署副主任。1949年后,历任上海革命大学组织处长、教务处长、教育长,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委第三中级党校副校长,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等职。
15.中国美院公共艺术系副主任1968年 生于重庆巫溪
1987年 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
1988年 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9年 国家公派赴前苏联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预科学习
1996年 莫斯科最高工艺美术学院斯特罗冈洛夫美术学院壁画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6年 回国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5年 策划留俄美术学生联展、参加《俄罗斯美协联展>(莫斯科)
1997年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杭州)
1998年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作品展>(杭州) <中华
世界历史未来)山东省图书馆大型壁画
2002年 (浙江展览馆浙江青年油画家邀请展)(杭州)
<上海美术馆浙江青年油画家邀请展>(上海)
(浙江杭州百名画家画西湖邀请展>
2003年 超然油画廊(“秋之韵”风景展>(杭州)(2003’首届全国壁画大展)设计制作杭州“富春山居”公共艺术品、设计制作杭州“青藤茶馆”公共艺术品。出版《现代壁画技法》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多件作品为中国驻俄大使馆唐云艺术馆和其他艺术机构收藏。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副主任。
16.福州三中副校长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地理专业。中国民盟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为福州三中副校长兼福州三中金山校区副校长。为福州市首届中学地理骨干教师、福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人教版教材新课程培训专家、市教育学院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先后获评省、市优秀青年教师,市三八红旗手,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先进班主任等光荣称号。曾参加过省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国家级新课程培训者培训、人教版教材新课程培训者培训、国家级优秀班主任培训等。多次参加省、市高三地理单科和综合科质检的命题工作。撰写论文多篇发表于CN级刊物并获省、市各级奖项。并参与编写了多本教辅材料。
17.大连交通大学教授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0年1月7日
职称:教授
学历与工作简历
1978. 3 ~ 1982. 1 大连铁道学院机车系读本科(工业自动化专业)
1982. 1 ~ 1989. 9 大连铁道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任教
1989. 9 ~ 1992. 4 大连铁道学院电气工程系读硕士学位(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
1992. 4 ~ 1995. 3 大连铁道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任教
1995. 3 ~ 1999.5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读博士学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职称晋升时间
2001年8月 31日晋升为教授。
培养研究生情况
已毕业研究生5人,在读2人。
一、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1 张汉祥,李文,张炜.固体物料流量计二次仪表的研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3, 14(1) : 45-48
2 李文,张汉祥.固体物料流量计二次仪表的设计与实现.大连铁道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辑,1993, 14(3) : 85-88
3 孙辉,李文,叶家金,付维胜.条码字符的模糊识别方法.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3, 14(4) : 59-65
4 李文,孙辉,叶家金,孟繁英.条码解码系统DSS的硬件设计.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4, 15(1) : 34-40
5 孙辉,赵波,李文,叶家金.起止自动机与条码码制的综合判定.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4, 15(1) : 27-33
6 孙辉,李文,叶家金,赵波.条码文法研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4, 15(3) : 6-12
7 李文,孙辉,曹家琏.条码网络系统DSSN的实现.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5, 16(2) : 49-54
8 赵波,李文.C程序递归变换预编译系统的设计.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6, 17(1) : 70-74
9 李文,朱力鸣.分层递阶智能控制任务转换模型的研究现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6, 17(2) : 92-98
10 李文,孙辉,朱力鸣.基于模糊缺省规则的自组织近似推理.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6, 17(3) : 97-101
11 李文,孙辉,朱力鸣.缺省理论累积性定理.第六届全国青年计算机工作者会议论文集.杭州,1996 : 443-445
12 李文,孙辉,陈善本,吴林.模糊缺省近似推理TIG焊过程建模中的应用研究.机器人,1997, 19(增) : 54-58
13 李文,孙辉,陈善本,张福恩.脉冲TIG焊模糊缺省控制器设计.机器人,1997, 19(增) : 68-71
14 李文等.基于模糊关系模型的TIG焊动态过程建模.第八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3册).北京,1997 : 653-655
15 李文,赵强.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8, 19(1) : 55-62
16 W.Li , H. Sun , X.S.He .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
Modeling TIG Welding Process. Proceeding of Dallian-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98 . Dalian , 1998 : 432-434
17 李文,陈善本.一种TIG焊动态过程自组织模糊缺省模型.焊接学报,1998, 18(增刊) : 148-152
18 李文,姜宏涛.一种自组织模糊缺省模型.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北京,1998 : 338-343
19 李文,孙辉,陈字刚.模糊系统辨识方法TIG焊过程建模中的应用.铁道学报,1998, 20(6) : 111-114
20 W.Li , H.Sun , S.B.Chen . A Multivariable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ler
Using Neural Network . Proceeding of ICARCV’98 . Singapore , 1998 : 699-703
21 李文,张福恩,孙辉.由测量数据生成模糊控制规则的粗糙集方法.机器人,1999,21(增):251-254
22 W.Li , H.Sun , S.B.Chen . Neural Network-Based TIG Weld Width Fuzzy
Controller .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1999,6(3):40-44
23 李文,孙辉.一种建立模糊模型的粗糙集方法.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1):69-75
24 李文,魏学勇,赵慧敏.可控硅触发角移相定时方法探讨.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22(4):37-41
25 姚晓峰,李文.基于标准可加性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仿真.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22(4):42-46
26 孙辉,刘大有,李文.粗集公理组的极小化.计算机学报,2002,25(2):202-209
27 梁佩鹏,李文等.基于VB的台达变频器与计算机串口通信.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15(10):27-28
28 孙辉,杨延峰. 近似空间与测度空间及广义粗集与不可测集。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2,23(4)
29 孙 辉 罗秋敏 李 文. 工业过程模糊控制建模中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24(2):16-21
30 梁配鹏,李文等. 基于XML的自控系统网络监测软件的设计. 仪器仪表用户, 2003, 10(5):18-20
31 王晓宁, 李文等. 利用网际组态软件WebAccess实现过程控制系统远程监控. 仪器仪表用户, 2003, 10(5):26-27
32 聂冰, 李文. PCI-9111HR数据采集卡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仪器仪表用户, 2003, 10(5): 37-38
33 梁佩鹏, 李文. 串行通信的两种格式. 控制工程,10(2):116-117
34 孙辉,梁配鹏,李文. 铁路货运中一种分布式XML/EDI模型的研究. 铁道学报. 2003, 25(6):21-26
35 李文.(教学论文)关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改革浅谈. 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p264-267
36 孙辉,李文,聂冰. 一种聚类神经网络初始聚类中心的确定方法.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4):775-777
37 赵慧敏,李文. 动态连接库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一个应用.控制工程,2004,11(1):87-90
38 刘文生,李文,赵恒连.交流传动机车起动控制特性研究.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4,25(2):37-41
二、 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1.课题名称:多路实时微机条码识别系统
课题来源:铁道部科技基金项目(经费:2.4万元,编号:J93y035)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要完成人
课题进展情况:已完成(1993.10-1995.10)
2.课题名称:OFL制导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及其仿真软件包
课题来源: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0万元,编号:148)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已完成(1995.7-1997.7)
3.课题名称:TIG焊动态过程的模糊推理—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的研究
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0万元,批准号:59575057)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参加人
课题进展情况:已完成(1995.10-1998.10)
4.课题名称:TIG焊动态过程智能控制器的模糊推理系统
课题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已完成(1996.10-1997.3)
5.课题名称:不确定模糊控制器研究
课题来源: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4.0万元,编号:972058)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要参加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1997.7-1999.7)
6.课题名称:焊接动态过程缺省不确定模糊控制
课题来源:大连市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经费:6.0万元,编号:)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1997.10-1998.12)
7.课题名称:用牵引逆变器实现柴油机启动的研究 主持人:刘文生
课题来源:铁道部基金项目(经费:4.0万元,编号:)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参加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1998.10-1999.12)
8.课题名称:轻白土下料自动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
课题来源:铁道学院博士启动课题(经费:1.0万元,编号:)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2000.4-2000.12)
9.课题名称:粉粒体下料计量模糊控制系统
课题来源:大连三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经费:1.0万元,编号:)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2000.11-2001.8)
10.课题名称:铁路运输电子商务中的EDI数据库技术研究
课题来源:铁道部基金(经费:1.0万元,编号:)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参加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2000.8-2001.12)
11.课题名称: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模糊控制系统建模技术研究
课题来源:省博士启动基金(经费:4.0万元,编号:001066)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2001.9-2002.12)
12.课题名称:吸附剂小流量配比下料测控系统
课题来源:大连三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经费:0.16万元,编号:)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2003.1-2003.6)
13.课题名称:基于粗集理论的电力牵引控制系统模型研究
课题来源: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经费:2.0万元,编号:204032)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中(2004.1-2006.12)
三、 教改及获奖情况
1.课题名称:工业自动化综合实验
课题来源:铁道部(经费:0.3万元,编号:13729000)
本人在课题中的作用:主持人
课题进展情况:完成(1997.1-2000.12)
2.获1993年电气工程系教学成果二等奖
3.获1992 ~ 1993年度优秀教师
4.获1997年大连铁道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5.获1996 ~ 1997年度优秀教师证书
6.获1996 ~ 1997年度院青年教师特殊津贴
9.获1998 ~ 1999年度院青年教师特殊津贴
10.获2000 ~ 2001年度院青年教师特殊津贴
11.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TIG焊动态过程的模糊推理—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的研究1999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12.铁道部教改课题子内容:数字化直流调速实验系统获2000年大连铁道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13.不确定缺省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2002年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14.不确定缺省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2002年获铁道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18.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硕导性 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出生日期: 1957年1月18日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研究员
职 务: 政治社会研究室主任
研究方向: 东亚社会政治转型
掌握外语: 英语、日语
教育背景:
1978年3月-1982年1月 辽宁锦州师院政治系 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6年7月 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专业 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 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世界现代化进程
工作经历:
1974年10月-1978年2月 内蒙赤峰巴林左旗医院任总务主任
1982年2月-1984年8月 辽宁鞍山电大任教师
1986年8月-1994年8月 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任讲师
1997年7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政治社会研究室主任
出国研修:
1、1992年5月-1993年4月 以奖励研究员身份赴日本东京立教大学社会学系从事研究工作,完成研究报告《战后日本社会学的发展及其基础》(日文)近10 万字。
2、1995年10月-1996年9月 以研修生身份赴日本东京一桥大学学习。
3、1998年4月-1998年10月在松下政经塾学习。
著 作:
1、《东亚:宪政与民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08)
2、《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 2005.01)
3、《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09)
4、《东亚社会变革》( 2003.08)
5、《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 2003.08)
6、《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译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7、《越轨与控制(译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8、《性别角色与学校(译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论 文:
1、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 ( 2005-7-20)
2、从中国稳定发展的角度审视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 2005-6-5)
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 2005-3-10)
4、NGO与东南亚政治社会转型 ( 2004-8-5)
5、日本的民主与自由民主的差距 ( 2004-7-20)
6、东南亚中间阶层的二重性及其成因 ( 2004-4-12)
7、中国和平崛起:何以能与何以为? ( 2004-3-28)
8、日本修宪及其对亚太政治的影响 ( 2004-1-10)
9、日本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向 ( 2004-1-4)
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及其意义 ( 载《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004-1-1)
11、中日韩地区合作中的观念差异问题 ( 载《2003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2003-11-1)
12、全球化新时代的来临:理论诠释与现实意义 ( 2003-9-21)
13、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NGO in Managing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In East Asia ( 2003-4-5)
14、东北亚合作需要观念变革 ( 载《东北亚研究》2003年第4期 2003-2-11)
15、从东亚的经验看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性 ( 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003-2-7)
16、新加坡族群关系的融合及其政治影响 ( 2003-1-1)
17、东亚的崛起与全球化即“西化”时代的终结 ( 2002-12-3)
18、21世纪汉语的昌盛与东亚文明的复兴 ( 2002-6-1)
19、东亚的崛起与东西方关系的嬗变 ( 2002-4-1)
20、韩国文化对东亚文化的“离异”与“回归” ( 载《亚非纵横》2002年第4期 2002-2-1)
21、重新评价东亚儒教文化的历史作用 ( 2002-1-1)
22、东亚家族企业的社会功能与发展趋向 ( 2001-12-1)
23、东亚人口跨国流动与迁移的难点与问题 ( 载《2001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2001-10-19)
24、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对东北亚经济态势的影响 ( 载《当代亚太》2001年第11期 2001-9-21)
25、东北亚人口跨国流动与迁移的难点与问题 ( 载《当代亚太》2001年第5期 2001-3-19)
26、新中产阶级与东亚现代化转型 ( 载《当代亚太》2001年第1期 2000-12-4)
27、美国与东亚在经济安全领域的相互认知 ( 载《当代亚太》2000年第9期 2000-7-23)
28、日本武士阶级价值观念的基本层面 ( 载《日本学刊》2000年第5期 2000-4-5)
29、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阶层 ( 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2000-4-2)
30、关于亚洲非政府组织的几个问题 ( 载《当代亚太》2000年第4期 2000-2-11)
31、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刍议 ( 载《东北亚研究》2000年第3期 2000-2-1)
32、亚洲市民社会的兴起 ( 载《当代亚太》2000年第2期 2000-1-4)
33、环黄海经济圈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 载日本《面向亚洲的视点》1999年第9期 1999-7-3)
34、对日本东亚战略的重新审视 ( 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9期 1999-7-2)
35、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 ( 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6期 1999-4-29)
36、德川早期日本兵农分离政策的实施及其意义 ( 载《日本学刊》1999年第3期 1999-2-2)
37、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面临调整 ( 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3期 1999-2-1)
38、知识经济挑战日本 ( 载《东北亚研究》1999年第3期 1999-1-23)
39、日本短时期内难以成为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力量 ( 载社科院《对外学术交流情况》1998年第18期 1998-5-11)
40、温柔化与幼稚化:我国学术界对日本文化的两种误读 ( 载《日本学刊》1998年第5期 1998-3-21)
41、中日文化模式的延续性与变异性 ( 载日本新泻大学《环日本海论丛》第13号(1998年) 1998-2-17)
42、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 载《东北亚研究》1998年第2期 1998-1-1)
43、明治时期日本官僚集团的自我更新 ( 载《日本学刊》1998年第2期 1998-1-1)
44、日本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权转换 ( 载《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日本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特辑 1998-1-1)
45、关于“民富主导型”现代化模式的几点思考 ( 载《开放时代》1997年3、4月号 1997-1-16)
46、当代日本农业的兼营状态及其发生 ( 载《日本学》第8辑(1997年) 1997-1-1)
47、明治时期士族知识群体的产生与日本实学革命的开展 ( 载《亚细亚文化研》第二辑,1997年出版 1997-1-1)
48、中日现代化启动条件的一个显著差异 ( 载《东北亚研究》1996年第2期 1995-12-21)
49、开创东亚现代化研究的新局面 ( 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2期 1995-1-5)
5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评介 ( 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1994-12-1)
51、东亚:转型现代化的新范式 ( 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1期 1994-11-25)
52、我国现代化与全球性发展接轨中的几个问题 ( 载《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第10期 1994-8-23)
53、对因“公”违法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 载1994年8月10日《光明日报》 1994-8-9)
54、中日企业观的差异 ( 载国家体改委编《改革内参》1994年第23期 1994-4-12)
55、对我国社会职业观念收入一元取向的社会学分析 ( 载《理论与现代化》1993年第8期 1993-6-4)
56、战后日本社会学发展的基础 ( 载《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 1993-4-3)
57、一门教人应付生活转折的新学科 ( 载《行为科学》1993年第4期 1993-3-1)
58、东方人的现代化理论 ( 载《读书》1993年第7期 1993-2-10)
59、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冲突 ( 载1992年9月23日《天津日报》 1992-9-22)
60、刍议中国社会学重建和发展中的理论建设问题 ( 载《南开学报》1992年第1期 1991-12-4)
61、徜徉于山水之间 ( 载《读书》1991年第10期 1991-3-1)
62、中国文化 中国精神 ( 载《读书》1991年第6期 1991-2-2)
63、读书三喻 书读三境 ( 载《博览群书》1991年第1期 1990-11-30)
64、论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中的实践范畴 ( 载《理论与现代化》1990年第11期 1990-9-21)
65、书生有用:明清实学思潮回顾 ( 载《读书》1990年第8期 1990-2-17)
66、中外学术中的天人范畴浅议 ( 载《社会学与现代化》1990年第4期 1990-2-9)
67、回到马克思:人·自然·社会 ( 载《读书》1990年第7期 1990-2-1)
68、回到马克思 ( 载《读书》1990年第3期 1990-1-2)
69、论我国社会学本土研究中的非理论化倾向 ( 载《社会学与现代化》1990年第3期 1990-1-1)
70、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 ( 载《社会主义研究》1990年第1期 1989-12-2)
71、论马克思与普鲁戈金关于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 ( 载《社会学与现代化》1990年第1期 1989-11-26)
72、W·T托马斯和他的《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 ( 载《国外社会学》1989年第5期 1989-2-26)
73、论社会学理论的构成要素 ( 载《社会学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1989-1-14)
74、论默顿社会学中程理论对结构功能主义的超越 ( 载《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1期 1987-12-18)
75、阶级——它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 ( 载《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1987-1-9)
76、现阶段东亚地区实施地方分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999年第1期 ( 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9.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名李照文,1919年生,山东省昌邑县(现为市)人。七七事变前在昌邑县育秀中学读书。1938年2月加入昌邑县“民先”队部,并任七区“民先”队长。5月,入党,任七区党支部宣传委员。10月,任中共东冢区委宣传委员。1939年9月,任中共昌潍中心县委职工部长。翌年5月,任招远金矿工会会长。1941年3月,任中共西海地委职工部长。1943年2月,任中共西海地委群委副书记。1945年5月,任中共平西县委书记兼县独立营政委。任职期间,他领导全县人民深入开展了反奸诉苦、土地改革和参军支前等运动。1948年11月,任中共西海地委委员兼组织部长。1951年8月,任中共文登地委副书记。1953年12月,任中共文登地委书记。1956年2月,任中共莱阳地委第一书记。1958年4月,任中共烟台地委第—书记、军分区政委。1964年3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73年9月,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副书记。1978年6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副书记。1983年4月,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南宁市第一医院副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中华护理学会会员。1980年毕业于江西省卫校,1995年大专毕业。2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到过综合内科、传染科、儿科、骨科,现为骨科护士长。在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及综述9篇,其中发表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护理》一文获1998—1999年度广西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1.原合肥市三十埠中学校长著名人文科学家、教育家、作家。1935年12月26日出生陕西省神木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留校任团总支书记、校刊编辑。后调扎兰屯林校、安徽省肥东县青龙中学、白龙中学、三十埠中学(该校现划合肥市)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现退休住南京。目前兼任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中国人才资源建设开发科学研究院、华夏(北京)当代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亚洲人文社会科学院特聘学部委员,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院学部院士兼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学术委员、高级创作员,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特约作家,《创新与发展》杂志理事,《历史的回眸》丛书特约编委,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等。上世纪60年代初发表散文《红笤帚》、《冬天里的梅花》《永不褪色的红旗》、《在自力更的道路上——内蒙古大学电子仪器厂初记》、《饿狼传》、《针线包·传家宝》《扎根》等。改革开放后发表文学欣赏《“白雪歌”的意境》、《说“捕蛇者说”中的“说”》、《“静夜思”思乡的言外之意》等,特别是90年代。退休后,没有了工作压力,思想集中,所写论文、散文、诗词多数获奖。其中论文《高素质+天赋和特长=人才》获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特等奖,《我国教育的普及与展望》获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获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金奖、《盛世中华兴学风观念更新胜古人》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文献国际金奖、《长干巷的变迁》获改革、创新、发展——国际优秀新思想新学术论坛国际金奖,《中国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获世界华人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论创造性思维训练》获国际教育优秀论文奖、《缩短学制完善教育体制》、《华文教学向普通话和简化字发展的趋势》获世界教育优秀论文奖。《怎样当好“首任教师”》、《怎么对待创新与考试的矛盾》、《改革考试制度完善它的作用》、《产业化办学的前景》均获全国特等奖;《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获全国一等奖。散文《塞上明珠观奇云》、《三进南京》获全国文学一等奖,《青龙行》获全国文学二等奖,诗词《四季词》获全国文学三等奖,因此被《中国专家论文选集》、《当代专家论文精选》、《中华名人论文大全》、《共和国名有大典理论创新文库卷》、《艺术人生》、《中国作家世界论坛获奖作家文库》、《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和《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精选》、《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文献》《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精选》、《当代教育名家论坛》、《世界当代教育优秀论文集》、香港现代教学论坛杂志》、《创新与发展》、《世界文艺》等100多家书、报、刊选入并被有关组织授予他中国新世纪优秀教师、全国十佳优秀文化工作者、爱国艺术家、中国杰出文化名人、中国当代杰出人才、中华名家、中华精英、共和国改革英模、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名家、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名家等荣誉称号。业绩被《强国丰碑》、《一代名家》、《共和国建设者》、《中国当代杰出人才精选》和《世界人物辞海》、《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等收录。
22.天士力集团公司总裁助理男,1966年出生,英国伯明翰ASTON大学商学院MBA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曾任英国葛兰素·威康制药公司高级商务经理、天士力集团公司总裁助理。
23.沈阳药科大学教授级高工性 别 :女
籍贯 :辽宁 金县
职称/职务: 教授级高工/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专业);1993年3月~1994年3月参加出国人员英语培训。1980年10月至11月到瑞士Bruker公司参加AC-250 超导核磁共振仪技术培训;2004年8月至9月到瑞士Bruker公司参加AVANCE-600 超导核磁共振仪技术培训。1985~1987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 WH-90 核磁共振仪操作;1987~1997化工部感光化学研究院AC-250 超导核磁共振仪管理操作;1997~2007沈阳药科大学AVANCE-600和ARX-300超导核磁共振仪管理操作。
兼职情况: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
科研/获奖情况
科研:
参加并完成国家级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项,国家高新技术应用部门发展规划项目1项。
获奖:
2001年7月:“西洋参活性成分的化学药理创新研究及其制剂产品的开发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12月:《仪器分析实验》(课件)在辽宁省成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优秀课一等奖;2005年5月:“有机波谱法在新药结构确证中的应用”获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发表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载8篇,近期代表作:Li wen,SHA Yi,Wei Jian Ling.Assignment of 13C and 1H Chemical Shifts of Potassium Sod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2006,23(2):247-251
李文,沙沂,杨世颖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核磁共振波谱特征,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5):269-273
李文、沙沂、陈丽霞等,甘草酸二铵18位差向异构体的核磁共振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22(4):273-278
编写著作:《有机光谱在合成新药结构鉴定中的应用》辽宁科技出版社,2003.7(第二作者)
2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财贸系财政专业本科,经济学学士,讲师职称。现任教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自1995年以来,受聘于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课程组的主讲教师。
近几年来,曾为多家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做业务培训。受聘于北京国际税收研究会,为北京各类企业和外企及外企驻京办事机构财务人员、首席代表进行税务咨询、培训。
所授课程:
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税法》
25.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年4月
职称 副主任中药师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学科及专业 中药学
任导师年月 2006年12月
1988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同年8月分配至南京市中医院药剂科工作至今,先后从事中药制剂、调剂、药检和临床药学等工作,专业方向中药鉴定及制剂工艺研究。副主任中药师。
论文:
《HPLC法测定冠心五号合剂中芍药甙的含量》、
《芍药与地龙同煎对芍药苷的影响》 、
《天麻及其伪品紫茉莉的高效液相色谱鉴别》、
《正交试验法优选四妙颗粒的提取工艺》等。
课题: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已完成:《补阳还五汤的剂改研究与药效学研究》
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343132
结题:
《欢天颗粒治疗肝郁血瘀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四妙颗粒对Ⅱ型糖尿病湿热困脾型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在研:《五味脉安汤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兼职: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委员会委员
2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讲授《税法》、《税务审计》、《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等课程。自1995年以来,受聘于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税法》课程的授课专家,并编写出版有多部《税法》课程的辅导书、模拟题库、VCD等。
27.茂名市茂港区首届社会公益之星候选人男,羊角镇山和旧营村人,广东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合会第七届执委,茂名市工商联合会顾问。李文凭着一股拼搏精神,创办了茂名市电白油脂化工有限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6亿元,为地方群众提供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茂名市电白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以来,先后为国家缴纳税金2000多万元。
十分关心孤寡老人和特困乡亲的生活。2004年9月8日,他和妻子苏茂群女士带着与他们非亲非故、身患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76岁姓徐五保老人到医院治病。由于徐伯的病情得到及时医治,健康状况很快好转。每年春节前夕,李文和家人都带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去探望徐伯,嘘寒问暖。2007年春节,他又为羊角镇23个村委会的孤寡老人和特困户捐资捐物5万多元,并带领家人和企业员工前去慰问。近几年来,他们的企业解决了当地生活困难家庭子女、下岗和失业人员等40多人的就业问题。
积极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捐款支持家乡修建乡道,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他们热心支持公益事业的事迹多不胜数,多年来,他们累计捐资900多万元,支持公益事业。
28.湖北省武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全国性学会湖北分会委员,在国内各种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男科专业及泌尿外科,对于泌尿结石、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肿瘤、膀胱肿瘤、尿道狭窄、肾肿瘤及肾上腺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有独到之处。擅长各类男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性传播疾病及泌尿生殖系感染。
1.影视导演李文获奖经历
92年参加全国公安文艺汇演,获表演一等奖。
94年参加全国武警部队文艺汇演,获表演一等奖。
94年参加全国武警部队文艺汇演因获表演一等奖而荣立三等功。
99年参加广东司法系统文艺汇演,获表演一等奖。
艺术经历
92年参加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人生百味》电视剧任主要演员
95年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拍摄的《英雄无悔》电视剧任主要演员
2000年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拍摄的《雷霆出击》电视剧任主要演员
2003年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拍摄的《少年康有为》电视剧任演员兼副导演
2006年参加由广东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合拍的60集电视剧《扭计师爷陈梦吉》任副导演
2007年参加由广东电视台拍摄的栏目剧夜倾情之《骗来的爱》电视短剧任执行导演
2007年参加由广东电视台拍摄的贺岁栏目剧之《七十二家房东》电视系列剧任执行导演
2008年参加由广东电视台拍摄的栏目剧夜倾情之《越轨》电视短剧任 导演
2008年参加由广东电视台拍摄的栏目剧夜倾情之《温莎堡的骗局》电视短剧任 导演
30.湘潭市一中教师原初中部班主任,成绩突出,所教学生在全市名列前茅。
现初三年级组组长,由于对待学生严厉,语言讽刺辛辣,所以又被学生称为:“傲气李”。
中共党员,中学数学一级教师,数学中不断探索,效果显著,曾获市青优课竞赛一等奖,所培训学生多人次在省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曾获校“十佳教师”称号。
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及培训工作,作风严谨,业务扎实,硕果累累。所带学生参加全国联赛,多人获省一等奖。教学上大胆创新, 2002年获市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并被评为校“十佳教学能手”; 2003年校“希望之星”授课比赛获一等奖。
3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教授女,副教授。
研究方向:
数量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主要研究成果:
1,“FDI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商业时代》,2006年,(36). 2,“试论统计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 《统计与决策》,2006年,(17) 3,“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9). 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集团经济研究》,2006,(7). 5,“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发展问题——对上海市案例的实证研究” 《商场现代化》,2006,(7) 6,“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建模与分析”, 《统计教育》,2005,(7). 7,“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7月份 8,“引进外资和我国产业发展的二元化现象”,2006年中国数量经济年会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