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CMU)

① 中国医科大学(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医科院校,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2年由英国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学校,2000年由卫生部划转为省部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6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2位。

学校设有27个院、系、部。在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3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4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个国家重点学科(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7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本科专业,10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设有2个国家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药局重点实验室,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7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设有1个国家治疗抢救中心,13个辽宁省研究、治疗中心,18个校级研究所,21个校级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有7个研究中心(所)分别被批准为科技部、辽宁省或沈阳市的研究中心或创新平台。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总床位4988张,综合治疗105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886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8%,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教授级491人,副教授级78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1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681人。在校各类学生26546人,其中博士生933人,硕士生2842人,普通本科生8220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348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主任委员者4人,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4人,担任常委(常务理事)50余人,委员(理事)60余人,有2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4人获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奖,有17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全国百名医药卫生科技之星、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等荣誉称号或经费资助,有人事部跨世纪人才2人,有1人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卫生部9人/次、省级7人/次,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7人,122名青年教师进入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总占地面积5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咨询单位,中国医学信息网络东北区节点,馆藏图书92.1多万册和15种光盘全文数据库。实验动物部为辽宁省实验动物中心和辽宁地区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繁育各级教学、科研用实验动物23个品系。主办学术期刊16种。

学校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国的5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24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近4300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1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

② 中国医药大学(台中)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中国医药大学校徽

中国医药大学,简称中国医或中医大、中医(相对于北医、高医),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区,是一所医药专门大学。1958年成立为中国医药学院。2003年改为中国医药大学。

1958年,覃勤、陈固、陈恭炎等人因有感中国传统医学日渐没落,而以创办中国医药学院为手段,让学子学习西洋现代科学方法来改进中国医药,使学子成为中西医学兼备的人才而创立。该校特色为中国传统医学教学,在长庚大学设立中医学系前,曾是台湾唯一设立中医学系的大专院校。更将中医教学融入各科系之中。该校在台中校本部外,于云林县北港镇设有北港校分部,大部分科系一年级通识教育于北港分部修读。

中国医药大学原名为「中国医药学院」,位於台中市北区,创办于1958年,以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促进中西医学一元化为宗旨,董事长覃勤兼首任院长。最初设有医科与药学系,1965年增设夜间部药学系两班、中医科及护理专修科,为该校扩充科系之始。1972年陈立夫出任董事长,获准将中医学系由6年改为7年,毕业生得授予医学士学位,并成立针灸研究中心、抗癌研究中心与中国药材研究中心。1974年成立中药研究所硕士班,为培植学术研究人才之始。

1985年设立云林县北港分部与中正医学中心。1989年设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博士班。自早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创校至2001年已扩展为12个学系、7个研究所、1个分部、2所附设医院之规模,2003年8月改制为中国医药大学。

类型私立,医学大学

建立时间1958年

现任校长叶纯甫

学校类型私立

宗教关系无

所在地台湾省台中市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台中市学士路上的中国医药大学校本部

学生数量大学部约 6000 人、研究所部约 400 人

教师数量专任教师 349 人、兼任教师 292 人

资产约117亿新台币

校园

市区(台中校本部)

郊区(北港校分部)

校园面积:台中校本部 6.20 公顷、北港校区 5.51 公顷

地址

台中市北区学士路91号(校本部)

云林县北港镇新德路123-1号(校分部)

校训

仁【视病犹亲】

慎【修己善群】

勤【终身学习】

廉【术德兼修】

内设机构6学院、20学系、17研究所、8研究中心

医学院

医学系

牙医学系

护理学系

二年制护理学系

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

放射技术学系

物理治疗学系

营养学系、二年制营养学系暨营养研究所

运动医学系

生物科技学系

口腔卫生学系

医学研究所

护理研究所

中医学院

中医学系

学士後中医学系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中国医学研究所

药学院

药学系

第二部药学系

药用化妆品学系

中药资源学系

药学系硕士班

中国药学研究所

药物化学研究所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系

风险管理学系

医务管理学系

环境医学研究所

医务管理学研究所

职业安全与卫生学系

职业安全卫生学系硕士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