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守夏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泰国守夏节

简介泰国的守夏节亦称坐守居节、入夏节、入雨节等,是泰国最重要的佛教传统节日,每年泰历八月十六日举行。守夏节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萨”。该词来自梵巴文,“考”意为“进入”。“攀萨”意为“雨季”、“雨期”。

守夏节源于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习俗。认为在泰历八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三个月内外出易伤稻谷和草木小虫,应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雨安居期,禁止僧尼外出。

泰国政府规定守夏节全国放假一天,以便人民参加守夏节活动。守夏节前,僧侣要清扫寺院和僧舍。守夏节之日,全寺僧人举行入夏安居仪式,礼佛诵经并诵念“贫道将在此寺守夏安居三个月”三遍。然后一般僧人向高僧忏悔过失。之后,各寺院和僧人互送鲜花、香烛互致敬意和忏悔。仪式后,僧人开始安居修学。

守夏节早晨,平民百姓普遍到寺院施斋,所施斋饭除新鲜饭食菜肴外,还有传统糕点蕉叶糍粑。同时奉献蜡烛丛及甘蔗水、糖、牙刷、牙膏、肥皂、浴巾等日用品。并且制作可燃三个月之久而不熄的巨大蜡烛,敲锣打鼓送到寺庙,供僧人在守夏节诵经时使用。傍晚,人们手持鲜花和点燃的蜡烛,在寺院举行隆重的巡烛仪式,守夏节活动达到高潮。在守夏节期间,许多善男信女将出家三个月,或天天聆听僧侣诵经,或在家中持守佛律八戒,示对佛教的虔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