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泉
黄正泉,1952年出生,湖南湘阴人。教授,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一直被学生称为教学狂人,登上讲台,激情迸发,百无禁忌,一气呵成,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深得学生爱戴。
他197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政教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农业大学任教至今。1980年至1992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进修哲学,1996年至1997年在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2000年参加南京大学主办的世界易经大会,《易学中的人学思想》一文受到大会的好评;2002年赴希腊参加了“古代希腊和中国的智慧和哲学”第三届国际会议,回国后所写《文化的寻根与比较》一文,在第21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哲学、文化哲学。
主要论著目录:
独著《文化哲学》,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独著《心理文化现象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荣获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奖,国内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评价该著作为“拓宽了文化学研究领域”。此外,黄正泉教授在《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船山学刊》、《求索》、《湖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学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人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古代人学思想的终结与总结》、《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史上的启明星》、《人学十难》、《易学中的人学思想》、《儒家人格学说的现代意义》、等40多篇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摘要。在文化哲学与人学思想研究方面出版的著作,发表的系列论文在该学科研究中处于前沿和领先地位。
主编《农村社会学》(省级)、《公共关系简明教程》(省级)、《公共关系学》(国家级)、《农村家政》(省级)等多部教材。参加“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内容与实践”国家级教改项目(排名第四),该项目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与意义研究”、“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发展史”、“企业家的人文精神”等多项省级课题。“人学思想研究”系列文章获湖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成果一奖。其中高教类主要课题有:人文素质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两课”与人的全面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