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一志论
基督一志论是公元七世纪时的基督教派,主张基督只有一意志。
【1】公元七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契拉克流(Heraclius),因为波斯军队入侵,为了争取基督一性派的支持,共同抵抗外侵,而采取和解态度。但是触发了基督是一个意志或二个意志的辩论,皇帝授权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士求(Sergious),进行和解的工作。采用丢尼修(Dionysius the Pseuso Areopagite)的「属神人的精力」一词,承认基督有神人二性,但其活动是「属神人的精力」所主宰,士求是正统派的代表,他的解释化解了正统派和基督一性派的对立。但在公元634年耶路撒冷主教的正统派索夫罗纽(Sophronius),兴起一股反对此说的势力。罗马教宗何挪流(Honorius)得到士求的报告,知道此事了解皇帝为使教会合一的努力,就驳斥索夫罗纽的立场。但教宗认为一个精力说缺乏圣经根据,顺便提到基督有一个意志,所谓基督一志说(Monothelitism)开始出现。皇帝契拉克流在638年颁布了士求所着述的《续论》(Ekthesis)确定基督只有一个意志。但继任的教宗约翰四世于648年,下谕斥责基督一志说为异端,引起东方皇帝和西方教宗一段神学斗争。
【2】于680年举行的第三次君士坦丁堡会议中,对基督一志论派加以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