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蓟马
概述
烟蓟马(Trips tabaci;tobacco thrips,onionthrips,potato thrips)是缨翅目、蓟马科昆虫的1种,又称棉蓟马、葱蓟马。国内外广泛分布,为害棉、烟草等多种作物,其他寄主还有:苹果、李、梅、葡萄、柑桔、草莓、菠萝等。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1.2毫米,淡棕色、触角第1 节色淡,第2、6~7节灰棕,第3~5节淡黄棕,但4、5节末端色较浓。翅淡黄。腹部第2~8节背片前缘有两端略细的栗棕色横条。头宽大于长。单眼间鬃较短,在前单眼之后,位于3个单眼中心连线之外缘。下颚须3节。触角7节,第3和4节有叉状感觉锥。前胸稍长于头,后角有2对长鬃。中胸腹片内叉骨有刺,后胸无。前翅前脉基鬃7或8根,端鬃4~6根,后脉鬃15或16根。腹部背片第5~8节两侧有微型弯梳,第8节后缘有梳,两侧缺。腹片无附属鬃。
生活史
孤雌生殖,雄虫极罕见,国内尚未发现。年发生10余代(华北地区年生3~4代,山东6~10代,华南10代以上),世代历期9~23天。每雌虫产卵十至数十粒。冬季无滞育,但可冬眠。多以成虫或若虫在未收获的葱、蒜叶鞘及杂草、残株上越冬,少数以蛹在土中越冬。春季葱、蒜返青开始恢复活动,为害一段时间后,便飞到果树、棉等作物上为害繁殖。辽宁5月下旬于葡萄初花期开始为害子房或幼果,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花蕾和幼果。成虫活跃,能飞善跳,扩散快,白天喜在隐蔽处为害,夜间或阴天在叶面上为害。卵多产在叶背皮下或叶脉内,卵期6~7天。初孵若虫不太活动,多集中在叶背的叶脉两侧为害,一般气温低于25℃,相对湿润度60%以下适其发生,7~8月间同一时期可见各虫态,进入9月虫量明显减少,10月早霜来临之前,大量蓟马迁往果园附近的葱、蒜、白菜、萝卜等蔬菜田。
危害
葱、蒜常年受害,并成为棉田的重要虫源基地。成虫多在寄主上部嫩叶反面活动、取食和产卵。若虫多在叶脉两侧取食,造成银灰色斑纹。棉苗受害后,生长点枯死,继而有死苗,或形成“无头棉”、“多头棉”,以致现蕾结铃迟、脱落多及晚熟,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50年代,烟蓟马曾是中国棉苗主要害虫之一。后来由于推广了清除杂草、“三九一一”农药拌种及棉田中施药等综合措施,基本上控制了为害。气温在23~25℃,相对湿度在 44~70%条件下,对发生有利;久雨或暴雨、相对湿度在70%以上,对它不利,因而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和季节,常大量繁殖,形成灾害。
防治
1、园艺防治:冬春清除果园同杂草和枯树落叶,9~10月和早春集中消灭在葱蒜上为害的蓟马,以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早春为害初期及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齐螨素乳油3000倍乳,或0.12%天力II号(灭虫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2000倍液,或5%锐劲特乳油2500倍液,视虫情7-10天一次,连治2-3次。还可喷洒44%速凯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七星保乳油600一8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倍液、1.8%农家乐乳剂(阿维菌素)3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800一1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10%赛波凯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