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呜嘟

《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古呜嘟为泥土烧制,所以制作简单但是难以保存,所以历代都没有古呜嘟流传于世。现在呜嘟经楚文化研究者反复研究楚文化及呜嘟资料后制成现代呜嘟,现代呜嘟泥土烧成,鱼形中空,腹背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