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理论

作者:宁向东著
ISBN:10位[7800877833] 13位[9787800877834]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1
定价:¥58.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受到相当多的读者和同行垂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印刷两次,并很快发行完毕。本书责任编辑告诉我,对于一部较为严肃的学术著作,这个结果在今天是非常难得的。我对这个结果除了有点沾沾自喜之外,更多地是感到一种压的和矛盾。这在于:作者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他的书,增加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作者也确实担心自己的一些偏、笔误,甚至是错误会贻害社会。因此,作者非常期望能够通过不断的修订来完善这本书。
公司治理问题有两类:一类是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另一类是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前者面对的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涉及着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经理腐败行为不能得到纠正和抑制,公司价值就会一落千丈,现代股份公司制度就不可能存在了。于是投资者们就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并衍生出很多约束公司控制者的机制。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宁向东,1965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社会兼职包括: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多家大型企业董事会成员或顾问。 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1990年留校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先后任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筹备领导小组成员。1996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百人工程”计划;2000年入选北京市社会科学“百人工程”计划。1998年参加中共中央组织部经济管理研究班学习,2000年受聘任世界银行项目咨询专家。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为MBA和高级经理培训课程开设“管理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课程,并担任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培训课程、中国证监会独立董事培训课程、哈佛清华高级经理培训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多次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清华之友青年教师奖,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理论,管理理论,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等,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并发表论文数十篇。曾担任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机构间合作研究项目“改善中国证券市场效率与规制环境”中方项目负责人。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为课题负责人。 在国外学术机构的主要研究经历包括:1995-1996年任美国依利诺大学(UIUC)经济系访问学者;1999年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金融系访问学者;2001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2002年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200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亚太工商研究所访问研究员。1999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高级经理研究班证书;200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PMD项目证书。
目录
李子奈教授序
姜彦福教授序
本书的框架与致谢
导言 探索公司治理的未知疆界
1 从一个故事开始
2 两类公司治理问题
3 公司治理的进展浪潮
4 公司治理的实务进展
5 学术界的探索
6 中国的公司治理现状
第一章 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1 现代公司中的代理关系
2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目标
3 经理专用投资的模型
4 代理问题与公司价值的下降
5 解决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
第二章 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1 企业系族与控制性股东
2 企业集团化的理由
3 剥夺的结构与隐蔽性
4 解决剥夺问题的困境
5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第三章 经理的激励性报酬
1 经理激励性报酬的发展
2 激励性报酬的设计
3 长期激励性报酬
第四章 内部人持股
1 国外经营者持股的实践
2 员工持股
3 内部人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第五章 董事会制度
第六章 股东权利及其保护
第七章 资本市场与公司控制
第八章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
第九章 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
第十章 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
案例
参考文献
序言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为书作序者,或者是领导,或者是权威学者。近些年来,又增加了一类人:指导教师。我即属于这第三类人。作为本书作者曾经的指导教师、长时期的同事和朋友,虽然我的研究方向是计量经济学,对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知之甚少,但在了解了全书的内容体系之后,还是十分高兴地接受作者之邀,写下这篇"序言",藉以向读者推荐这本力作。翻阅了全部书稿,作为一个非专业的读者,尽管不能准确地对本书的具体内容作出评价,但是仍然感觉到本书所具有的鲜明特色。首先,这本书的体系性和逻辑性比较强。从经理报酬、内部人持股、董事会制度、股东权利保护制度,到公司控制市场,环环相扣,一层比一层深入,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