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民
1、历史学家李裕民

◆李裕民教授基本介绍
李裕民,宋史学家。1940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崇福镇(今属桐乡市),l959年入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系,师从宋史专家徐规教授研读宋史。1963年全国首次公开招收研究生时,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就读于宋史权威邓广铭教授门下。1966年毕业,后至山西大学历史系任教,1973年在《考古》上发表第一篇论文《我对侯马盟书的看法》,1978年在历史系创办考古专业。1986年晋为教授, 1990年赴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合作研究,发现已佚的司马光日记,赢得国内外学术界好评。又与日本、欧美学者共同创办国际学术刊物《中国史学》(副主编),在东京出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西大学历史所副所长,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山西省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政协常委兼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山西省高校古籍整理小组组长。山西省地方志特邀编审,《北朝研究》主编。杭州大学(现浙大)历史系兼职教授。1996年后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先后培养宋史、古籍整理、道教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二十余名。主攻宋史,兼及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地方史志等。
◆李裕民论著目录索引(1973年至2009年)
甲、著作目录
一、专著
1、《四库提要订误》,1990年10月,书目文献出版社,210.000字。1993年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宋史新探》,1999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14.000字
3、《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2005年9月,中华书局,400.000字
4、《宋史考论》,2009年1月,科学出版社,680.000字
以上2、3、4项1 400 000字
二、编著
1、《山西风物志》(合编)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自撰50.000字
2、《中国佛教思想与文化研究》(副主编),1992年,东方出版社,自撰7.500字
3、《道教文化研究》(主编)1995年 9月,书目文献出版社,自撰20.000字
4、《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参编),1995年9月,当代中国出版社,自撰16.000字
5、《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山西卷主编)1995年,台湾汉美图书有限公司,自撰65.000字
6、《山西文献总目提要》(副主编),1998年3月,山西古籍出版社,自撰70.000字
7、《山西历史人物传》(副主编),2006年,山西古籍出版社,自撰30.000字
8、《全国首届杨家将研讨会论文集》(主编),2009年1月,科学出版社,自撰18.000字
9、《徐规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主编之一),2009年4月,浙江大学出版社,自撰25.000字
以上338 000字
三、工具书
1、《后汉书人名索引》,1979年,中华书局,248.000字
2、《明史人名索引》,1985年5月 中华书局,1.108.000字
以上1 356 000字
四、古籍整理
A、校注
1、《司马光日记校注》,199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76.000字
B、辑佚点校
1、《杨文公谈苑、倦游杂录》,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81.000字
2、《山西古方志辑佚》,内部,500.000字
3、《晋志钩沉》,内部,200.000字
以上1 000 000字
C、点校
1、《东轩笔录》,1983年10月,中华书局,110.000字
2、《青箱杂记》,1985年5月,中华书局,80.000字
3、《续资治通鉴目录》,1987年9月,山西人民出版社,328.000字
4、万历《汾州府志》,199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72.000字
5、雍正《朔平府志》,1994年12月, 东方出版社,646.000字
6、康熙《宁乡县志》,1995年 8月,中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内部),94.000字
7、天启《文水县志》,1996年11月,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00字,
8、成化《山西通志》(总点校),1998年12月,中华书局,个人点校600.000字
9、光绪《山西通志》,1990年,中华书局,点校古迹考一册,300.000字
10、《清凉山志》(兼审订),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70.000字
11、万历《繁峙县志》,2003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30.000字
以上2 830 000字
以上共:5.916.800字
d、合编
1、《增广司马温公全集》(与佐竹靖彦合编)1993年8月,日本东京汲古书院。
附:主编杂志
1、《中国史学》,副主编,日本东京中国历史研究会,1990—1995年
2、《北朝研究》,主编,山西北朝研究会,1989—1996年
乙、主要论文分类索引
(删短文及点校说明、自序、译文及在《宋史考论》中首次公布者)
一、先秦史与古文字19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18
三、隋唐五代30
四、宋辽金106
五、元明清20
六、历史文献9
七、地方志24
八、其他14
一、先秦史与古文字
1、《我对侯马盟书的看法》,《考古》,1973年3期
2、《殷周金文中的孝》,《考古学报》,1974年1期
3、《从云梦秦简看秦代奴隶制》,《考古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80年12月
4、《侯马盟书疑难字考》,《古文字研究》,1981年5辑
5、《伊尹的出身及其姓名考辨》,《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4期
6、《女工妾一解》,《晋阳学刊》,1983年5期
7、《古文字考释四种》,《古文字研究》,1983年7辑 中华书局
8、《古字新考》,《古文字研究》,1983年10辑
9、《周武王年寿考》,《文史》,1986年15辑
10、《侯马盟书》,《文史知识》,1986年7期
11、《楚方言初探》,(香港)《中国语文研究》,1987年总10期
12、《晋侯比壶考》,《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1996年
13、《战国文字研究》,《文物季刊》1997年2期、3期、1998年1期
14、《太原王与王子晋无关》,《太原晚报》,1986年11月25日
15、《郭店楚墓的年代与墓主新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期
16、《从祠庙看晋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沧桑》2002年1期
17、《晋文化散论》,《晋阳学刊》,2002年5期
18、《论晋学的求实精神》,《山西文献》63期,2004年1月
19、《洪洞女娲陵庙调查报告》,《黄河文化论坛》11辑,2004年8月,山西人民出版社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
1、《秦统治者绝对排斥儒家思想吗》,《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3期
2、《重评秦始皇统一文字》,《晋阳学刊》,2001年4期
3、马王堆汉墓帛书抄写年代考,《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
4、《〈太平御览〉所引〈史记〉考》,《太原师专学报》,1989年3期
5、《汉代图经及相关问题研究》,《汉代史籍与传统文化》,三秦出版社,1992年
6、《留坝县张良庙新探》,《三秦文史》2006年2期(11月)
7、《汉代南行唐地界碑与卤城的考察》,《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8、《〈资治通鉴〉汉纪记时订误》,《汉中师院学报》,1988年4期
9、《〈通鉴〉魏晋部分记时订误》,《太原师专学报》,1988年1期
10、《曹操集》补遗,《文史》,1980年8辑
11、《〈敕勒歌〉二题》,《学林漫录》, 1985年10辑
12、《宗懔及其〈荆楚岁时记〉考述》,《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北魏秀容郡县考》,《山西地图》,1988年2期
14、《〈北魏佚书考〉舆地图订误》,《北朝研究》1992年
15、《〈平定县金石志〉著录的北朝石刻》,《北朝研究》,1992年3期
16、《北朝家谱研究》,《谱牒学研究》 3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
17、《云冈石窟二题》,《北朝研究》,1994年2、3合刊
18、《〈通鉴〉南北朝纪记时订误》,《北朝研究》,1989年1期
三、隋唐五代
1、《〈高氏小史〉考》,《辞书研究》,1982年3期
2、《佛光寺东大殿修建年代新考》,《五台山研究》,1986年3期
3、《唐代太原的建置沿革》,《城市研究》,1989年2期
4、《唐代太原的总管与都督》,《城市研究》,1989年4期
5、《唐代太原的长史》,《城市研究》,1989年5期
6、《唐代的太原尹》,《城市研究》,1990年1期
7、《唐代河东道折冲府考》(上下),《山西地图》,1990年1、2期
8、《唐代太原的折冲府》,《城市研究》,1990年2期
9、《唐代太原的著名僧人》,《城市研究》,1990年6期
10、《晋阳宫与大明宫》,《城市研究》,1991年1期
11、《日本高僧圆仁与太原》,城市研究,1991年5期
12、《武则天、唐高宗与太原》,《城市研究》,1991年6期
13、《唐代太原的城门与街坊》,《城市研究》,1992年4期
14、《唐代河东道的军和监》,《城市研究》,1993年5期
15、《〈历代名画记〉古秘图珍画考》,《中国画研究》,1993年6辑
16、《张彦远年表》,《中国画研究》,1993年6辑
17、《郭子仪祖籍考》,《城市研究》,1994年1期
18、《李光弼太原保卫战》,《城市研究》,1994年2期
19、《梁晋太原之战》,《城市研究》,1994年3期
20、《流传至今的几幅郭子仪像》,《文史研究》,1994年3期
21、《郭子仪年表》,《文史研究》,1994年3期
22、《千载古诗颂令公》,《文史研究》,1994年4期
23、《李德裕与太原兵变》,《城市研究》,1994年4期
24、《论太原的城防设施及战略地位》,《古都研究》15辑,200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
25、《繁峙上狼涧村发现一批唐代金银器》,《文物世界》,2006年5期(与李宏如)
26、《〈通鉴〉隋唐纪记时订误》,《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史学专辑
27、《继颙——山中宰相》,《五台山研究》,1985年创刊号
28、《〈通鉴〉五代纪记时订误》,《山西地方志》,1991年1期
29、《北汉刘继钦碑考》,《山西文物》,1986年1期
30、《南唐画院新考》,《艺术探索》2006年3期
四、宋辽金
1、《刘恕年谱》,《山西大学学报》,1978年2期
2、《方腊起义新考》,《山西大学学报》,1980年2期,
3、《方腊起义丛考》,《古代史论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4、《陈沂墓表非陈亮所作》,《文学评论》,1981年4期
5、《略谈影印本〈全芳备祖〉的几个问题》,《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2年99期
6、《宋太宗平北汉始末》,《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3期,又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7、《评〈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学林漫录》,中华书局,1982年5辑
8、《禹迹图的作者不是沈括》,《晋阳学刊》,1984年1期,
9、《宋诗话丛考》,《文史》1984年11辑
10、《杨家将史事新考》,《山西地方史论丛》1辑,1985年
11、《五台山僧人的抗金斗争》,《五台山研究》,1986年2期
12、《司马池的一生及其对司马光的影响》,《山西师大学报》1986年3期
13、《〈通鉴〉记时之误及其原因》,《山西大学学报》1986年历史专辑
14、《关于沈括著作中的若干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十六种古籍成书年代考》,《古籍整理与研究》,1987年1期
16、《〈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订误》,《吕梁学刊》1987年1期
17、《沈括的亲属、交游及佚著》,《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4期
18、《〈宋朝事实类苑〉引书订补》,《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7年169期
19、《杨业考》,《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再论禹迹图的作者不是沈括》,《晋阳学刊》,1988年1期
21、《〈资治通鉴〉标点订误》,《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8年5月1日
22、《北宋围棋名将晋士明》,《城市研究》,1988年2期
23、《揭开斧声烛影之谜》,《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3期
24、《北宋前期方田均税考》,《晋阳学刊》,1989年6期
25、《〈湘山野录〉、〈玉壶清话〉点校订误》,《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9年214期
26、《吕洞宾考辨——揭开道教史上的谎言》,《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1期,《新华文摘》1990年4期转载
27、《范纯仁与河中府》,《河东史志》,1990年1期
28、《宋代河中府职官考》,《山西地方志》,1990年3期
29、《〈夷坚志〉辑佚三十则》,《文献》,1990年4期
30、《赵匡胤是怎样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1期
31、《司马光〈日录〉和〈手录〉初探》,《光明日报》,1992年8月31日
32、《论宋初的佛教政策》,《中国佛教与思想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司马光日记〉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创刊号
34、《略评〈赵普评传〉》,《暨南学报》,1993年4期
35、《司马光佚词二首》,《中华文史论丛》,1993年51辑
36、《北宋冯氏砖志考》,《文物季刊》,1993年4期
37、《北宋王朝与五台山佛教》,《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1期
38、《郭若虚的家世与生平》,《美术史论》,1994年1期
39、《潘美传》序,《潘美传》(王菡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
40、《〈增广司马温公全集〉考》,《徐规教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41、《弄权宋代的王继恩》,《历代宦官》,甘肃人民出版社
42、《宋代经济史质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1期
43、《两宋潮州知州考》(与黄挺合作),《潮学研究》1996年4辑
44、《宋神宗制造的一桩大冤案》,《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5、《北宋名僧惠崇的诗与画》,《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4期
46、《宋代太原进士考》,《城市研究》,1995年1期
47、《晋祠碑铭宋人题刻考》,《城市研究》,1995年2期
48、《宋太宗曾尊称神宗考》,《晋阳学刊》,1997年4期
49、《司马光〈手录〉辑佚》, 《晋阳学刊》,1997年4期
50、《宋高丽关系史编年》,《城市研究》1997年5、6 期、1998年1期
51、《通判不始于宋》,《晋阳学刊》,1997年6期
52、《〈长编〉并非谦称》,《晋阳学刊》1997年6期
53、《〈古今诗话〉成书年代考》,《晋阳学刊》1998年1期
54、《折氏家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55、《陈尧佐与王大宝》,《潮学研究》1998年汕头大学出版社
56、《历史上的高俅及其子弟》,《晋阳学刊》,1998年3期
57、《彬县大佛寺石窟宋人题记考》, 《文博》,1998年4期
58、《舆地纪胜辑佚》,《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6期
59、《论宋学精神及相关问题》,《宋代学术文化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60、《山西人才为何从北宋开始跌向低谷》,《河东学刊》1999年1期
61、《匡谬辨诬端正学风》,《历史研究》1999年3期,采入《史学新书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2、《两宋宰相群体研究》,《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63、《李成生平与家世考》,《美术研究》2000年4期
64、《杨家将新考三题》,《晋阳学刊》2000年6期
65、《“东窗事发”原本是“西窗事发”——“东窗事发”典故探源》,《晋阳学刊》2001年第1期
66、《〈宋诗话辑佚〉补遗》,《文献》2001年2期
67、《唐代州制是如何演变为明代府制的——宋代地方行政建制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2期
68、《〈全宋词〉补正》,《晋阳学刊》,2001年2期,
69、《宋江馀党二次造反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3期
70、《全宋诗补》,《文史》2001年3、4期
71、《范仲淹家世考》,《范仲淹研究论文集(二)》香港2001年
72、《司马光手录辑佚二则》,《晋阳学刊》2001年3期
7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订误26条》,《晋阳学刊》,2002年2期,3期
74、《〈舆地纪胜续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期
75、《〈全宋诗〉辨误》,《文献》2003年2期
76、《宋诗话订补》,《晋阳学刊》,2003年5期
77、《宋人年谱编年》,《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78、《宋代百名诗人生卒年考》,《学术论丛》2004年2期
79、《宋代冗官问题新论》,《宋史研究论文集》2004年,兰州大学出版社
80、《再谈范仲淹生母谢氏的身份问题——答李丛昕先生》,《宋史研究通讯》2004年1期
81、《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陕西师大学报》2004年5月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5年1期
82、《对〈全宋诗补榷正〉的几点辨证》,《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2期
83、《宋人著作辨伪》,《宋史研究论文集》(11辑),巴蜀书社2006年8月
84、《〈香山宝卷〉非中国最早宝卷考》,《学术论丛》2006年5期(9月)
85、《范仲淹变法新论》,《范学》第三辑,香港,2006年
86、《从王安石变法实施途径看变法的消极影响》,《陕西师大学报》2006年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1期全文转载
87、《也谈求真务实严格律己——答张如安、傅璇琮对〈全宋诗订补〉的批评》,《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1期
88、《点校本〈皇朝编年纲目备要〉读后》,《书品》2007年3期
89、《杨家将研究》序,《杨家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90、《吕祖谦年谱》序,《书品》2007年4期
91、《全宋诗续补》上编,《学术论丛》2007年5、6期
92、《中国最古的窑神碑——宋耀州德应侯碑考》,《三秦文史》2007年1期
93、《〈宋诗选注〉发微》,《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3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2期
94、《杨家将疑难问题考辨》,《杨家将论文集》,2009年1月
95、《杨业死因之再探索》,《杨家将文化》2008年12月、《杨家将论文集》,2009年1月
96、《〈中兴政要〉研究》,《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2008年11月,中华书局
97、《略谈晁直〈王安石传奇〉》,《三秦文史》2006年1期,(10月)
98、《宋金太原之战》,《山西地方志》,1992年1期
99、《朱弁与五台山》,《五台山研究》,1988年2期
100、《盂县建福院的金代碑刻》,《文物季刊》,1989年1期
101、《四库宋人著作提要订误》,《徐规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02、《是“误订”还是“误辩”——答陶符仁对〈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的责难》,《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2期
103、《〈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正》,《张其凡教授荣开六秩纪念文集》625~6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104、《破除偏见,还宋代历史以本来面目》,《求是学刊》5期58~60页,2009年9月,《新华文摘》2009年24期65~67页全文转载
105、《范仲淹与王安石变法比较研究》,《范仲淹研究文集》(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106、《南宋是中兴还是卖国——南宋史新解》,《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上),13~27页,2009年11月,人民出版社
五、元明清
1、《新发现的山西元代方志》,《晋阳学刊》,1990年4期
2、《岚县元代买地券考》,《文物季刊》,1992年4期
3、《新发现的万历〈繁峙县志〉研究》,《明史研究》2辑,1992年
4、《明清之际的旌表制度》,《雁北今古》,1990年3期
5、《〈洪武太原志〉研究》,《城市改革理论研究》1985年1期
6、《介绍五台县的两块碑刻》,《山西地方志通讯》,1984年5期
7、《傅山四字匾可以辨认》,《太原晚报》,1986年11月
8、《吕留良著作考》,《浙江学刊》,1993年4期,收入《吕留良研究》2004年
9、《〈朔平府志〉研究与整理》,《山西地方志》,1989年3期
10、《四库提要订误十三则》,《晋图学刊》,1989年2期
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订误》,《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1期
12、《四库提要订误十五则》,《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1期
1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订误(二十则)》,《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2期
14、《〈四库全书〉方志提要订误》,海南大学《四库全书研究》,1994年10月
15、《四库提要订误九十则》,《河东学刊》1998年3、4期,2000年2期、4、5期
16、《四库提要订误十六则》,《学术论丛》2001年4期
17、《四库经史之部提要订误》,《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8日
18、《四库提要订误》(续),《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5月
19、《〈光绪山西通志经籍记〉订误》,《山西地方志通讯》1985年4期
20、《青莲教经典〈西游回文〉研究》,《学术论丛》2008年4期
六、历史文献
1、《略谈古籍校勘的方法》,《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0年2月
2、《古籍整理如何适应现代化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7月
3、《如何运用史料解决疑难问题》,《史学月刊》2009年1月
4、《关于〈汉文大藏经〉情况的几点补充》,《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2年7月
5、《〈藏外道书〉辑佚之误》,《晋阳学刊》1993年6期,又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卷 1994年1期
6、《山西刻书年表》(一、二、三),《晋图学刊》1986年2、3、4期
7、《〈中国历代年谱总录〉补正》,《艺文志》2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8、《〈同书异名通检〉、〈同名异书通检〉订误》,《古籍整理研究集刊》,1988年4期
9、《〈山西文献总目提要〉补正》,《史志研究》2002年1期
七、地方志
1、《山西古方志辑佚》,《山西地方史论丛》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
2、《山西方志佚书考》(与刘纬毅合作),《山西地方志综录》,1988年
3、《山西方志综述》,《沧桑》1995年1期
4、《民国山西乡村志五种前言》,《山西文史资料》1997年112辑,1997年7月
5、《〈平陆县志〉考》,《河东史志》,1989年1期
6、《〈浙江方志考〉订补》,《浙江方志》1989年2期
7、《〈中国方志大辞典〉指暇》(上下),《山西地方志》,1989年2、3期
8、《略谈修志的几个问题》,《文水县志通讯》1985年6期
9、《新方志编纂研究与实践》序,《新方志编纂研究与实践》(员创生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读〈贾村志〉——兼谈编写新村志的几点想法》,《沧桑》2008年9月专号
11、《对〈山西煤炭志概述〉的几点意见》,《山西地方志通讯》,1983年1期
12、《〈运城地区志〉读后感》,《沧桑》2000年2期
13、《〈大同市志〉读后感》,《沧桑》,2003年6期
14、《关于〈五台县志〉的几点意见》,《山西地方志通讯》1984年增刊
15、《〈沁水县志〉订误》,《山西地方志》1988年6期
16、《评〈洪洞县志〉》,《沧桑》2006年
17、《喜读北辰区志》,《北辰大观光盖众星》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18、《略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书写辉煌历史解读泰达精神》,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6月,《中国地方志年鉴》收录
19、《乡志拾遗》序,《乡志拾遗》(蔡一),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
20、《崇福镇志》序,《崇福镇志》,上海书店,1994年3月
21、《评〈南坳镇志〉》,《沧桑》1998年6期
22、《这是一部好村志——喜读〈理家庄村志〉》,《沧桑》,2004年5期
23、《评论与建议——〈西山煤矿志〉读后》,《沧桑》2005年6期
24、《地方志中一颗耀眼的新星——略评〈平定县信用合作社志〉》,2008年
八、其他
1、《历史学的困境与前景》,《发展导报》,1995年2月15日
2、《古代的避讳》,《并州文化》,1981年5期
3、《中国古代的地图》,《编创之友》,1982年3期
4、《国际学术杂志〈中国史学〉介绍》,《中国史研究通讯》,1992年2期
5、《五台山的历史、文物及对外文化交流》,《五台山诗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6、《五台山佛教(繁峙篇)》序,《五台山佛教(繁峙篇)》(李宏如著),高教联合出版社,1992年
7、《河津县建置沿革考》,《山西地方志》,1990年1期
8、《平遥县建置沿革考》,《学术论丛》2000年6期
9、《朔州史话》序,《朔州史话》(武喜荣著),书海出版社,1995年6月
10、《瓦缶集》序,载《瓦缶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前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太原史稿〉跋》,《太原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13、《〈拾秋集〉跋》,《沧桑》2005年1期
14、《徐规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