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大学会计学院于2008年11月28日调整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沿革与使命
(1)沿革
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于1999年6月由原北京商学院会计系与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经管系会计教研室合并而成。她最早源于1960年北京商学院商经系财务会计专业。1979年,北京商学院成立会计系并恢复招生,1984年取得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权,2004年取得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权,2006年取得财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权,是最早取得招收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的财经院校之一,2002年率先创办会计学专业全英语教学实验班并连年招生。会计学是原商业部的重点学科,现在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会计学院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我们的老前辈:黄肇兴教授、刘恩禄教授、张以宽教授、李长耕教授、金中泉教授、丁承厚教授、李殿富教授、曹冈教授。
回顾历史,令我们骄傲;展望未来,使我们激动!
(2)使命
会计学院以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经营环境为依托,直面如火如荼的社会变革、竞争日益激烈的会计市场、方兴未艾的技术创新,从更高的视野追寻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视人才培养为产品生产,视人才需求为市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档次;以高昂的创新理念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强化与学术和实务界的全方位沟通,逐步提升学术品位;开拓会计咨询与服务市场,创建自身品牌,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发展,努力酿造馨香的学院文化。
这既是我们的定位与战略,也是我们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会计学院秉承优良的历史传统、良好的社会声望、拼搏奋进的团队精神与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再创辉煌!
(3)特色举要
会计学院在教学科研等工作和活动中有很多亮点可陈,现举其要者述之。
率先创办会计学专业全英语实验班
经济已趋全球化后,适应形势需要的会计人才不仅应具有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高水平的处理全球化经济业务的会计管理、控制与监督所需要的全方位的外语能力。北京工商大学校领导根据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经北京市批准,决定于2002年设置并开始招收会计学专业全英语实验班(从2006年起改为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全英语实验班)。会计学院根据学校决定,负责这一专业的具体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
该班的特点是:①学校对会计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于入学初进行英语测试,最优者进入该班;②所设课程坚持“重点与一般相兼顾”的原则,课程总门数比一般会计专业略少,总课时保持持平;③所有课程的90%左右为英语教学,10%左右的课程用双语教学;④第一学期大部分为公共英语课,第二学期有50%左右的公共英语课,从听说读写多方面进行公共英语的强化。从第三学期起,学生在具有较扎实的公共英语基础上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该班任课教师大部分为我校(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为我院)教师,部分为外籍教师或在校外聘任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专业过硬,而且也精通英语;⑤该专业教材以外文原版教材为主,以会计学院院编系列教材为辅,实行两套教材配套使用。
该院的“会计学专业全英语实验班教学设计与运行”项目2003年获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优秀合理化建议。
强力打造优质品牌的系列教材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也在不断完善。1998年是第一版,2002年是第二版,2006年开始第三版。
我们深深感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而教材是二者的连接纽带,教材建设是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的重要工作和途径。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的10本系列教材正陆续出版第三版。第三版教材彰显出以下特点:一是应用性。我们强调该版教材在分析与探讨有关概念和理论问题时紧密结合实践,在介绍和阐述有关程序与方法时注重通过例题演示其实际运用过程与结果。二是综合性。我们更加强调会计学原理的基础作用、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层层递进关系、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互衔接,对于企业财务学、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和计算机会计等注重其与其他内容的渗透。三是启发性。在该版教材中,对于篇章结构和具体内容杜绝平铺直叙,注重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有关概念和理论知识,既介绍主流学派、也分析不同观点,并给学生以思考和讨论问题的空间;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多着笔墨,并勾勒出理解与掌握的思维路径。四是时代性。该版教材是基于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而编写的,在实务上具有时代性;我们注意吸纳会计学科研究的新思路、新观点与新成果,在理论上具有时代性;我们注意教材形式与内容的协调统一、强调教材所应体现的教学规律,在方法上具有时代性。
该系列教材的第一、二版获北京工商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或一等奖,其中《高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学》的第三版被定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精心组织全方位的集体备课
2002年至2004年期间,我们分批以资助立项形式对10门专业课进行集体备课,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教案、统一的PPT课件、统一的案例与习题、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试卷。项目阶段性成果完成后,我们对其边使用边修订以使其不断完善,在教学中发挥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学生评价我院教师平均分数为9分,在全校名列前茅。
我院的“会计学院专业课程PPT课件” 2004年获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优秀成果、2005年获北京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新设计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学属于应用型的经济管理学科,其技术性较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期间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把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以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即具处理业务的基本能力。我们曾建立和运行了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但实验规模小、时间短且未能体现时代性。为此,2002年以来,我院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逐渐强化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现在,在学校文科实践中心开设了8门专业实验课,内容涉及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三个层次,每门实验课从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内容的选定、实验程序的安排、实验过程的组织等,均进行精心设计与策划,其中“企业资源规划模拟”课程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主要由我院师生组成的代表队获得北京地区大学生“管理之星-ERP沙盘模拟”大赛冠军,该队代表北京地区参加全国范围同项目比赛并喜获总冠军。我们已与10多家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共建实践基地协议或形成合作意向。这些单位是该院本科生的实习基地,单位老总是我院硕士生的实践型导师。实验与实践教学二者又存在着联系与区别,经过几年探索,我们形成了一套初步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以会计、财务和审计为重要实验教学内容的学校文科实践中心,2006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实验室”称号。
时刻把握学术的时代脉搏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会计,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技术性的管理学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大变革,以国际趋同的新体系涤荡着陈旧滞后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只有全力投入、主动参与,时刻把握会计学科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脉搏,才能实现我们既定的教学与科研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
事实上,我们从没有懈怠过:作为中国会计学会、中国审计学会等学术组织的会员单位经常参加其组织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作为主办方多次组织全国性的财务、会计与审计方面内容的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作为学术团队积极主持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与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或项目,作为学者多人受聘于大中型企业的独立董事、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教授,作为设计者经常为大中型企业提供财务诊断、会计制度设计等咨询服务,作为教学单位聘请了20多名专家学者兼职担任我校会计学科的硕士生导师并时常邀其来我院做前沿专题报告。
把握时代脉搏,促我不断进取。我们总是以成绩和成果作为新的起点,不懈追究,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