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地质遗迹保护区,位于延庆县城东北部白河两岸,距市区约100公里。沿八达岭高速路至延庆县城,再转乘到达。是全国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硅化木群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硅化木又称“石树”,是中侏罗纪晚期产物,1.4亿年前,这里气候温暖,高大乔木繁茂,由于火山喷发和地层突然断裂,植物被埋于地下,在隔氧高温的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木材中的有机质被地下水中的硅质矿所代替,又经过地层抬升等地壳运动,将这些木化石推出地面,于是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硅化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距渤海千里之遥,松化为石”的记载。
地质公园,西起燕山天池,东至滴水壶,全长26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自然景观,是集科学考察、观光度假、民俗旅游于一身的国家地质公园,包括小昆仑地质科普区、地质公园中心区、乌龙峡谷地质水文游览区、燕山天池休闲度假区、大滩生态示范区等5大景区。在地质公园的中心区,已挖掘出木化石57铢,其分布在白河两岸山坡上的海相沉积沙页岩中。木化石大小不等,或立或卧,表面多呈黄褐色或灰白色,树状纹理、年轮清晰可见,最长15米,有的还留有树枝或创伤的疤痕,有的开裂,有的树皮保存完整,直径从0.5至2.5米不等。这些木化石是研究华北地区中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演化的重要依据。
这里的木化石有以下特点:
原生直立,规模大,成群分布,保存完整。
质地坚硬,纹理清晰,年轮可辨。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春季山花烂漫,盛夏下纷乱叠翠,金秋花果飘香,冬日银装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