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簧
shēng huáng ㄕㄥ ㄏㄨㄤˊ笙簧
(1).指笙。簧,笙中之簧片。《礼记·明堂位》:“ 垂 之和钟, 叔 之离磬, 女娲 之笙簧。” 郑玄 注:“笙簧,笙中之簧也…… 女娲 作笙簧。”」《佛祖历代通载》卷2:「女娲氏(姓风,伏羲之妹。能变化万物也)造笙簧(长四尺。列管匏中施簧。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竿三十七。簧长四尺二寸。用竹为之。形状参差如鸟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登 ( 孙登 )上峯,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 宋 张子野 《木兰花》词:“楼下雪飞楼上宴,歌咽笙簧声韵颤。”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听鸟语笙簧叠奏,看瑶阶绣茵初长。”
(2).指笙的乐音。 张素 《初至江南》诗:“山村隐图画,鸟语替笙簧。”
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风姓,有神圣之德,代宓仪、立号曰女希氏,作笙黄。”可之,女娲当时并无笙,只作笙中簧,此时的笙簧许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诸朝代,发展以数根的竹簧之管参差插入葫芦之干壳内制成(今云贵边疆的苗、傜民族,仍存用此种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