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下垂
眼睑下垂
blepharoptosis
又称“上睑下垂”。由于上睑提肌功能不全或消失,或其他原因所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使上睑呈下垂位置。分为完全性及部分性、单眼性或双眼性、先天性与后天性、真性与假性等不同类型。双侧眼睑下垂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单侧上睑下垂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外伤等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视力障碍及改善面容,除部分后天性上睑下垂外,一般都需通过手术矫治。
原因眼睑下垂的病因非常多,涉及神经科、眼科和内分泌科。其中发生于儿童的眼睑下垂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单纯性眼睑下垂、下颌瞬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外伤等最多见;发生于成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重症肌无力、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甲亢性眼肌病、颅内动脉瘤压迫性眼睑下垂等;发生于老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年眼腱膜退行性变、重症肌无力、脑梗死后睑下垂、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诊断为治疗方法选择的需要,必须对上睑下垂类型、病因,下垂程度、提上睑肌功能,与全身及其他神经肌肉的关系,认真加以检查及鉴别。
1.先天性上睑下垂、后天获得性上睑下垂以及全局性上睑下垂,在治疗上常有很大区别,治疗结果后天性下垂过度矫正常较先天性者为多,故治疗前必须鉴别清楚。首先应认真询问病史,家族史及发病年龄。儿童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常合并弱视与不同视。全局性上睑下垂,外观似下垂而提上睑肌功能存在,当致病因素除去后,上睑下垂即消失。引起假性上睑下垂的因素:①眼球异常:如无眼球,眼球缺没、眼球痨、小眼球等;②眼睑移位:睑肿瘤、泪腺肿瘤、霰粒肿、象皮病、睑水肿、外伤粘连及瘢痕等;③睑皮肤松弛症;④Duane退缩综合征。⑤Horner综合征;⑥睑痉挛等。
2.测量睑裂高度:我国人睑裂高度为7.41~8.92mm,而Wolff测量平均为15mm.因年龄不同,睑殖高度与眼球关节有很大差异。
3.提上睑肌功能测定:令患者睁眼向前平视及向上、向下注视分别测量睑裂高度,并观察睑裂与眼球关系;记录上睑上举持续时间,以判定提上睑肌功能。为避免睑裂开大时受额时及皱眉肌的影响,在检查时应先用两拇指紧压患者眉弓再使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记录睑裂高度。上睑完全不能上举者为完全下垂,能轻度上举者为不完全下垂。术前应将患者向各方向注视留影以作参考。
4.若怀疑有重症肌无力、应作Tensilin试验,若日终下垂加重且患者为老年人则可能有老年性下垂同时有肌无力。
5.在成年人作下垂手术前应请神经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