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竭补血合剂
姜竭补血合剂
拼音名:Jiangjie Buxue Heji
英文名: 书页号:GLQ─585
标准编号:WS-10060(ZD-0060)-2002
【处方】 生姜100g 龙血竭10g 山药132g 茯苓60g 砂仁17g 当归25g 三七10g 甘草45g 米酒833g 制成 1000ml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液体;味甜、微辛辣。
【鉴别】 (1)取本品3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30ml分三次振摇提取,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血竭对照药材0.1g,加50%乙醇3ml,加热,放冷,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鉴别](1)项下乙醚振摇提取过的药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30ml,分三次振摇提取,取正丁醇液,用水20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自"用水饱和的正丁醇30ml,分三次振摇提取…”" 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8~15μl、对照药材溶液2~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冰醋酸-水(15:1:1: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的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及荧光斑点。 (3)取本品50ml,水浴上蒸至无醇味,用乙醚振摇提取三次,每次3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加水30ml,煎煮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自"用乙醚振摇提取三次"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pH值 应为5.0~7.0(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Ⅶ G)。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02(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Ⅶ A)。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I)。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30℃。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2小时的人参皂苷Rg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人参皂苷Rg1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本品25ml,水浴蒸至无醇味,用水20ml分次溶解并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四次(30ml、30ml、20ml、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氨试液洗涤三次(20ml、20ml、20ml),弃去氨试液,再用水30ml洗两次,分取正丁醇液,蒸干,用甲醇适量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三七以人参皂苷Rg1(C42H72O14)计,应不少于60.0μg。
【功能主治】 傣医:补塔铃塔喃,通塞勒塞拢,兵勒拢软多约。 中医:补脾生血,祛瘀生新。用于脾虚血瘀所致贫血,放化 疗及其它原因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肿瘤病人在 放化疗过程中辅助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每日2~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感冒时应暂停服用;本品若有沉淀,摇匀后服用。
【规格】 每瓶装(1)10ml (2)100ml (3)250ml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有效期】 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