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歧
(1).传说为 夏 朝 浇 之嫂。《楚辞·天问》:“ 女歧 缝裳,而馆同爰止。” 王逸 注:“ 女歧 , 浇 嫂也。”
(2).古代传说中的神女名。《楚辞·天问》:“ 女歧 无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 注:“ 女歧 ,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歧,一本作“ 岐 ”。
姣丽蛊媚,驻容有方,性欲超强。因无夫而生九子被后世妇女尊为九子魔母。之妻,寡居后与夫兄浇私通,为少康误杀。女歧或称歧母。王逸《楚辞章句》中有:"女歧,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屈原《天问》对此表示不能理解,提出质疑说:"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老夫子的提问大有问题:无夫不等于无合。女歧所处的时代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有人将歧解释为妓。当然,这里的"妓"与管仲首创的妓含义不同,作巫女解。巫女即神女,是神权的母系女王。母系社会实行走婚制,男人处于从属地位,有时候必须以自己的劳动或物资去换取与妇女的交配权。既然是处在两种社会体系的叠合期,走婚制在相当一部分部落中又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天的泸沽湖,走婚不是还在摩梭人中间流行么?)则女歧无夫而生九子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因为女歧的生育能力很强,所以受到后世广大妇女同胞的顶礼膜拜。"九子魔母"是中国民间主掌生息的女神,传说就是女歧的化身。
九子魔母在唐代以前的名气并不大,到唐代时,香火却忽然旺盛起来。在唐人小说中,九子魔母或为年轻娇艳的美女,或为妖媚丰腴的美妇,行走人间,或戏弄为其塑像的信众,或勾引年少俊美的行者,一时非常活跃。
作为青春少女形象出现的女歧,年龄看上去十五六岁的样子,她"薄傅粉黛,服不甚奢,艳态媚人,光华动众",一出场往往致"百万之众,引颈骇观"。当她作为美艳少妇形象出现时,同样"姿容妖媚,韵度绰约","顾盼之间,辄通眉语",她"昼则作女真装束,常服淡靓,不加新采;晚则花钿满髻,浓艳照人","左右见者,无不荡魂"。
如此美丽动人的美女,在走婚制盛行的年代,可以想象其门前必然是车水马龙,俊男如潮。难怪女歧会连生九子了。
中国古代养生之道的许多秘诀必已失传良久。以女歧而言,女歧的个人生活如此频繁,又接连产下九子,竟然还保持着那么好的颜色和身段,如果没有特别的养容秘方,简直不可思议。
女歧的身体很好,个人欲望也特别强烈。寒浞的儿子名叫过浇,路过有扈国时,专门来看望寡居的嫂嫂女歧。(是寒浞的亲生子,女歧为之妻。死之后,女歧当然寡居了。)这一看就看出问题来了,女歧对过浇的本领非常满意,就留他在身边长住,还给他做了好几套华丽的服装。少康得知过浇的行踪后,为报杀父之仇,立即派出了专业杀手,这个杀手有点像《疯狂的石头》里那个职业得可爱的国际大盗,要杀的本来是过浇,拎回来的人头,打开包袱一看,竟然是女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