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辛镇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礼辛镇

(一)、地理位置
礼辛镇位于甘谷县西北38公里处,东经:104°59′-105°08′。北纬:34°51′-34°58′。西北与通渭县常河、青堡乡毗邻;南与武山县咀头乡接壤;东南与本县大石、谢家湾乡相邻。六盘山脉从西延伸入境,属黄土梁峁沟壑地区。清溪河由西向东穿越全境,将其分为川台、南山、北山三部分。地势西北偏高,东南稍低,海拔最低1684米,最高2041米。相对高差357米。
(二)、土壤
全乡土壤有绵土、红土、淀土、潮土、鸡粪土、盐碱土六类。从全乡土壤养分来看,有机质相当于全国土壤养分的5级,含氮为4级,速效养分含量情况:氮缺、磷极缺、钾正常。总体来说土壤肥力差,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三)、河流
清溪河是境内主要河流,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发源于通渭县榜罗乡涧滩及陇西县岘儿湾一带,经通渭县毛家店流入礼辛境内。途经大石至安远汇入散渡河。全长46公里。上游建有林寺峡水库。是礼辛乡的主要水源,年平均径流量为383.81万m3。该乡地下水含量丰富,水质较优,适合灌溉及水产养殖。
(四)、气候
全乡年平均气温7.0-8.3℃,活动积温312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0.7℃;最冷一月,平均气温零下4℃,无霜期157-146天,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900-2100小时,每日照百分率48%,太阳总辐射量为114千卡/cm2年。
(五)、雨水
由于礼辛接近甘肃中部的干旱地区,受其影响,年降雨量较少。川台区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年;北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00mm/年;南山区年平均降水量500-610mm/年。其中7、8、9三个月降水量为250-300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满足不了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形成了冬干、春旱、夏秋多雷雨的降雨特征。气候干燥、温差较大,雨量较少,属干旱山区。
(六)、畜牧养殖与种植
礼辛的养殖业曾一度繁荣,五六十年代就已开展人工培育、引进、杂交优良品种。家畜养殖主要有马、牛、驴、骡、猪等,羊、兔、也有少量饲养,50年代引进了河曲马、蒙古马、山丹马、秦川牛、关中驴、蒙古黑头羊和新疆细毛养等良种;家禽养殖主要以鸡为主,曾引进来杭、浦东、狼山、澳洲黑等优良鸡种,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由于特殊的环境地理位置礼辛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如下一些品种:小麦、水稻、油麦、扁豆、玉米、高粱、土豆、黄豆、蚕豆、谷、粟、和荞麦等。六七十年代引进了许多优良籽种,如小麦中的成农4号、天选15号、35号等;玉米有:中单2号、金黄后;高粱有牛心红;土豆有:小白花、东北长薯等。油料作物有:胡麻、油菜等。
果树种植目前是礼辛主要的经济收入,近几年一直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果木有:桃、苹果、梨、杏、其中产于南山的黑梨以其肉厚、多汁、皮薄而深受人们的赞誉,成为礼辛当地的一个招牌果品,年年畅销兰州、天水、县城等地。
礼辛境内药材资源丰富,主要的药材品种有:党参、杏仁、桑皮、桃仁、丹皮、花椒、赤芍、黄芩、黄芪、红花、麦芽、生地、枸杞、知母、丹参、苍耳子、冬花、柴胡、五加皮等。其中以党参、花椒为代表畅销全国,每年都有大批量的药材销往全国各地。
(七)野生动植物资源
礼辛全境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当中,中小型较多,常见的有:野兔、崖濑、松鼠、田鼠等。体型较大的有狼、狐狸等,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野生飞禽候鸟类有:家燕、杜鹃、野鸭、大雁;留鸟类有:野鸽、啄木鸟、喜鹊、麻雀、鹰、乌鸦、斑鸠、猫头鹰、野鸡、画眉、百灵、鹞等。鱼类有:小鱼(俗称土鱼)、草鱼、鲫鱼、青鱼等,两栖类有:青蛙、雨蛙、蟾蜍等。陆栖爬行类有:蜥蜴、壁虎、青蛇等。
(八)行政区划
礼辛镇所管辖的村礼辛镇西北与通渭县常河、青堡乡毗邻;南与武山县咀头乡接壤;东南与本县大石、谢家湾乡相邻。全镇共有15个村。分别包括:尉家坪村、陈庄村、懂现村(徐家坡、朱家庄)、柏林市村、贾山村、冯山村、贾家湾、高家湾、刘家湾、神泉玩(马坡)、彭家山、魏家窑、水泉湾、张家窑、常家湾。
(九)古镇遗址
陶器:见有制作粗糙的灰陶、精美的彩陶器,以及红陶、黑陶、夹砂陶。制法以泥条盘筑法为住和轮制,上面用泥条堆加出各种浮雕纹,如绳纹、划纹、编织纹、弦纹、指甲纹等,也有素面的。
彩陶:用泥质红黄色衣上施绘出黑、棕、红的单彩或双彩,绘纹多有草叶纹、鸟纹、网状纹、蛙纹、人面纹、弧线纹、方格圆点等纹组成,最多见的是条盘堆划纹和鸟纹彩画纹。陶器的器物有;碗、杯、盆、壶、瓮、大口缸、锅等;造型有尖底瓶,折缘盆,鼎、鬲、单耳罐、双耳罐、长颈壶、三乳型壶、人面饰彩壶、四爪壶等。上述实物多见于1989年10月镇南庄出土的大小50余件(现存甘谷县文化馆)及遗址中散布出土的陶片等。
白灰地面:白灰厚0.5厘米,质硬如100号水泥,每处地面的白灰层有三四层重叠,大约3*3米见方,正中有凹形火坑,内有灰层及热碎骨片存在。
养殖业:根据骨器分析,家畜主要有鹿、狗、鸡、猪。其它农作物,见有谷、荞麦等。
礼辛镇遗址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炎黄儿女的摇篮之一,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这也充分证实,礼辛在远古或者古代是一块富庶、美丽,发达的地区。岁月飞逝,历史悠悠。我们作为这块地域上生存的子民,有权利,有义务爱护他,宣扬他,弘扬民族主旋律,爱我中华,爱我故乡,把礼辛的文化和精神发扬光大。脚踏深厚的历史文化,但又不拘泥于历史,更应具备奔向明天,走向未来的意识,不愧于“礼辛镇遗址”,不愧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