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

作者:编辑、剪辑:韦玉春

ISBN:10位[7030140192] 13位[978703014019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

定价:¥39.00 元

内容提要本书根据地理学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需要,阐述了地理建模中的主要模型和方法,覆盖了模型构建中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统计相关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动态数据分析模型、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分布式机理过程模型、模型的构建和检验。同时,重点讨论了模型构建和模型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环境、遥感、地理、测绘、土地、海洋、农业、地矿、水利、经济、管理、信息等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资源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领域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序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模型的一般概念

1.2 模型的特征

1.3 模型的分类与用途

1.4 建模步骤

1.5 地理建模

1.6 本教材的体系结构

思考题

前言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计算机性能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强大,这为复杂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条件,使得地理建模成为可能。. 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研究空间格局、研究地理现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演变等问题。地理学研究的问题涉及众多因素,而且多不可控制,明显区别于物理学和化学。地理建模针对这些问题,试图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和自然各个因素之间包含的关系,建立可解释的模型,为社会、经济的决策和预测提供服务。地理建模不同于计量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以方法的论述和应用为主体,其方法包括经典概率统计学的内容、信息工程、决策论和模式识别等。地理建模以问题的分析为主体,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