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峪乡
地理概况河南省汝州市大峪乡位于汝州市东北二十九公里的大红寨山脚下,跨东经112°53′至113°05′,北纬34°10′至34°18′之间。东接禹州市,西临陵头乡,南依焦村乡、尚庄乡界,北与登封市接壤。全乡东

西长24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143.73平方公里。处于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地带,平均海拔约700余米。全乡共有大小山头100余座,其中海拔在700米以上的有:大红寨山海拔1150.6米,老婆寨山1063.7米,小红寨(896米),蜜蜡山(1018米,海江孤堆(864.8米),大山淮(840.3米),玉皇山(797米)等26个。[3]
该乡总地形:东西高,南北低,属于山区。黄涧河发源于小红寨西麓,蜿蜒南流,流经龙王、大峪、大泉、杨窑、刘窑、槐树等6个村庄,注入安沟水库,系季节性河流。五家河发源于玉皇、十岭、刘何交界处的龙门洞,流经冷水河、稻谷田、杠窑、张湾、马窑(陵头乡)、段村(陵头)、朱沟(陵头)注入马庙水库,系季节性河流。[1]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总人口
23098
男
12263
女
10835
家庭户户数
5723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892
家庭户男
12080
家庭户女
10812
0-14岁(总)
6405
0-14岁男
3375
0-14岁女
3030
15-64岁(总)
14698
15-64岁男
7909
15-64岁女
6789
65岁及以上(总)
1995
65岁及以上男
979
65岁及以上女
101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805
历史沿革在抗战期间,皮定钧、王树声等将领曾率部在此坚持抗日,是革命老区。解放后,临汝县人民政府在此设立第八区,1958年成立大峪乡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称大峪乡人民政府至今。1997年,面积15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大峪、下焦、邢窑、刘窑、大泉、后坡、杨窑、龙王、班庄、黄窑、棉花、王台、刘河、玉皇、十岭、寨湾、西范庄、袁窑、赵楼、雷泉、高岭、田窑22个行政村。[2]
农业资源大峪乡有宜林荒山近6万亩,其中连片2000亩以上的就有大红寨 、玉皇山、关顶山、棉花窑、观音堂、高岭、青山后、十岭、同丰、下焦、赵楼等十余处,极具开发价值。
土特产种类繁多,盛产核桃、杏、柿子等干鲜果品。因昼夜温差大,所产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野生山菜有木兰菜、刺槐花、龙柏芽等,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另有大量野生山杏,杏仁质地优良,药用价值较高。
大峪乡把林果业作为振兴大峪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寨湾、雷泉、邢窑、黄窑、玉皇、刘窑等村建起了千亩优质杏、千亩优质核桃、千亩优质柿子基地,大力发展林果业,林果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形势。
2000年以来年,大峪乡党委、政府始终把“资源带动,项目兴乡”作为发展山区经济的指导思想。到2006年底,全乡共拥有各类企业168家,其中中小企业36家,个体企业132家,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7968万元,营业收入完成34769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1827万元,限额企业增加值完成1560万元,限额以上工业产值完成32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2万元。但交通相对闭塞,信息不灵,农民群众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开发资金短缺,仍是制约该乡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1]
矿产资源境内有3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尤以原煤、铝粘土、铜、铁、铅锌、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硅石储量最多。主要分布在高岭、王台、棉花、同丰、雷泉、大泉、邢窑、大峪、黄窑、龙王、班庄等村,且储量大、含量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其中,原煤地质储量1015万吨,可采储量483万吨,且煤质较好,发热量在6000大卡以上;铝粘土储量500万吨,且分布的几个村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好;铅锌矿、重晶石、钾长石、铜矿等品位较高,开采价值大;硅石储量1.5亿吨 ,方解石储量20万吨;石灰石储量最大,全乡各村都有分布。[1]
基础建设该乡2000年以来公路建设不断发展,横贯大峪东西的县乡二级公路“靳马线”于207国道相连,“峪白路”(大峪至登封市白坪乡)打开了北往登封的通道,纵穿大峪南北的省道候饭线途经大峪8公里,将禹州和汝州连成一线,2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大峪乡24个行政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35KV输电线路也已架通,程控电话、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全部开通,移动网络覆盖全乡,已初步形成了较为优良的投资环境。[1]
自然景观大峪乡处于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地带

,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长期多回旋的不均衡演化过程,形成了独特而壮美的自然景观,具有重大的地质学科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景区有大红寨(位于大峪村、班庄村)、龙凤山(青山后村)、观音堂(邢窑村)、关顶山(雷泉村)、蜜蜡山(棉花村)、老婆寨(袁窑村)。
大红寨风景区
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取胜游人,这里有完好的植被群落,山峰隽秀,群山环绕,集俊秀、奇险、清幽、美艳和雄浑于一体。在河南省2005年省级地质公园评审会上,大红寨以总分896的高分成功加入省级地质公园的行列,成为平顶山市首家地质公园。公园内沟路纵横,林间无数小溪叮咚作响。景区的红叶仅次于北京西山红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一脚踏三市,天鹅湖、娃娃鱼潭、天雄寨、水帘洞、群羊望将军、八大金刚立山崖,共有景点50多处。[5]
关顶山景区
海拔约800米,南部山崖陡峭,壁立如削,山顶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密,是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山上果林及用材林约5000亩,山顶有古石寨一座,两侧山崖处有石猴,形象逼真。山的西坡火石岭上有一深洞叫火神洞,深约1公里。山坡上有三尖山,石老婆、关公磨刀石、红叶林等景观。
蜜腊山景区
因山上有许多野山蜂而得名,海拔1018米。该山林木繁茂,山崖陡峭,主要景点有宋代古汝窑遗址,刘秀窑、王莽坪,韭菜洼、古山寨等。
观音堂景区
东、南、北三面为高耸的石壁,山顶满山遍野的栌树林,金秋时节,层林尽梁。主要景点有石哼、聚仙堂、石佛阁、雪山峡谷,与附近的紫云红叶形成雪山披红的独特景色。观音堂内有三千年的古柏,名叫平顶柏,又名卧龙柏,树干肥大,上下笔直,树冠不大,顶平如盘,有一碗口粗的凌霄缠绕其上,与柏树合为一体。观音堂的石壁下有一天然溶洞,洞中清泉涌出,长年不断,清爽甘甜,名玉泉,又名龙泉。
另有棉花寨、老婆寨、祖师山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山势险峻,更有古山寨数十座,亟待开发。此外有抗日县政府(同丰村)、八路军战地医院、抗日战争省军区遗址(班庄村、龙王村)等革命遗址以及古汝官窑遗址(大峪村、班庄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