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直镇

区域概况重庆市丰都县十直镇位于丰都县北部,南濒长江,江岸线30华里,是全县江岸线最长的乡镇,东与忠县任家镇接壤,距丰都县新县城4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08.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169.57公顷,森林面积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全镇辖17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54个村(居)民小组,12992户,43468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6860人。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属丘陵立体型气候。海拔高度在105米—1080米之间,年均气温在17.5℃左右,年均降水量约1106.3毫米左右。忠(县)丰(都)公路从镇境中部通过。
行政区划十直镇辖梁家湾社区以及汀溪、寨上、河梁、新屋、秦榜沟、上坝、双溪、高家坝、十字、灌塘溪、蒋家山、莲花、龙头、七里、楼子、开花寺、红庙子17个行政村。
代码
500230107十直镇:~001梁家湾居委会 ~200汀溪村 ~201寨上村 ~202河梁村 ~203新屋村 ~204秦榜沟村 ~205上坝村 ~206双溪村 ~207高家坝村 ~208十字村 ~209灌塘溪村 ~210蒋家山村 ~211莲花村 ~212龙头村 ~213七里村 ~214楼子村 ~215开花寺村 ~216红庙子村
历史沿革1930年建十字镇,1934年改十直镇,1940年改十直乡,1958年改十直公社,1983年复十直乡,1992年龙头、开峰乡并入建十直镇。1997年,辖塘湾、汀溪、江家、下湾、双溪、许家寺、六尖山、高家坝、燕子岩、灌塘、高洞、桃花山、马山、高峰、青树、孙告、龙头、七星、瓦湾、少林、红花、水井湾、河水田、开花寺、上房林、秦旁沟、山岗岭、学堂冲、河梁、张家坝、立石庙、金狮湾、沿江33个行政村。2002年并为17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
自然资源海拔1080米的高山,特产不甚枚举,如优质大米、数不尽的山间野果、清凉安适的桃花洞矿泉水、高山好药材(川芎、以仁、厚朴、红花、木瓜、金银花、龙胆草、金钱草、白术、杜仲等)。并且复杂的高山丘陵地形带来了丰富的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有蒋家山传说、八角庙水库自然风光、寨上风情等自然景观。地下蕴藏有丰富的宝藏:蒋家山已钻有日产3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井一口,且有大量的浅层天然气待开发;汀溪黄金坡已探明砂金储量215吨;蒋家山、瓦屋山有厚达1.5米以上的煤层。境内有汀溪、双溪等4条溪流直入长江。
人居环境十直镇人居环境不断完善。一是居民用上了清洁的能源,2004年底,十直镇场镇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并从场镇向周边村社发展,到2006年,该镇有430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二是电力充足。十直镇有一月供电量最高可达44万度的供电站。2004年底,全镇除龙头村、河梁村以外的16个村已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截至2006年,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电。三是场镇居民实现了安全饮水。全镇有3处自来水工程,场镇以及周边居民人蓄饮水基本得到解决。四是有完备的通信设施。移动、联通、宽带信号已覆盖该镇大部分地方。2006年,全镇有1900余户村民用上了电话,60多户装上了宽带。
经济状况十直镇是农业镇,全镇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苎麻、榨菜、生猪三大产业已基本形成,享有“全县之最”的称号。2005年,全镇粮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67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013公顷,粮食产量1.9万吨;全镇年出栏生猪35000余头,2006年有养殖规模在1万头以上的养殖企业2家;有苎麻1.5万亩,年产苎麻3000吨,有苎麻专业合作社3个;有榨菜2.5万亩,年产鲜菜头5万吨,加工成品菜4万余吨,全镇有榨菜加工大户60余家,产品出口日本。
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84万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542万元,增长22.4%;人均纯收入2318元,增长6.5%。全镇2005年农业总产值56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271万元,渔业产值112万元。工业总产值2531万元,增加值685万元,工业销售收入2437万元,工业利润总额19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67万元,增加值203万元,利润总额45.8万元。
基础设施十直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截至2005年底,该镇已有村道路(主干道)720条,社道路67条,全长174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小(二)型水库12座,山坪塘257口。
优惠的投资政策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截至2006年,已有5家企业落户十直,分别是:光明页岩砖厂、汀溪朱勇砂石场、鸿泰食品有限公司、特丽洁饮料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的入住,给十直镇的工业经济带来了较快发展。随着苎麻产业的不断扩大,产业优势的不断凸显,十直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着手引进苎麻加工厂落户十直。去年丰都县一会一节上与重庆三丰公司签订了年加工3500吨精干麻的意向性投资协议。
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镇共有中学4所,其中私立中学1所,小学8所,其中私立小学1所;全镇共有教师294人,学生4772人,其中小学生2726人,初中生1536人,高中生510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十直镇也不断加大了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建设,尤其是镇中学,从2002年设立高中部以来,一直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6年有高中班10个,510人。2005年,是镇中学成绩辉煌的一年,全年高中毕业生130人,上线107人,上线率为82.3%,居全县之首,其中本科上线43人,专科上线64人。镇党委、政府也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十直镇中学高中毕业升重点本科的学生给予1000元的奖励,考上一般本科的学生给予500元奖励,帮扶贫困独生子女每户150元。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镇卫生院占地1800平方米,在职职工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0人。广播电视迅速发展,到2006年,全镇18个村都通闭路电视,有3946户用上了闭路电视。
移民工作移民工作有序进行。三峡工程建成蓄水175米后,将淹没该镇陆地面积2.58平方公里,涉及河梁村、张家坝村、金狮湾村、立石庙村、沿江村、汀溪村、双溪村、红花村、少林村、瓦湾村等10个村,27个村民小组(村组建制调整前)。上与镇江镇青泉村连界,下与忠县任家镇接壤。直淹198户、826人,淹没移民房屋面积18698平方米,淹没各类耕园地面积2043.9亩,2个村级果园,乡镇企业3家、村组企业3家,水电站1座,公路1.6公里,镇外单位3家。长委核实该镇规划生产安置人口933人,生活安置人口964人,移民静态补偿资金1950万元。截至2006年,三期移民任务基本完成,生产生活安置308户1223人,复建房屋面积1.65万平方米,完成移民动态投资1301.05万元,三期移民共建档案518卷。三期移民工作通过县上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