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屋岭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七屋岭村
七屋岭村最新规划图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七屋岭村,位于菏沙公路114路段北1公里处。

七屋岭街始建于明朝初期,相传当时这里兵荒马乱,只有7户人家住在岗岭上,便叫“七屋台”,1880年前后,人们在此兴起小集场,根据湾名和地势特点,取名为“七屋岭”。

七屋岭,过去属马乡。解放初属岭东乡和徐黄乡。1958年属徐北管理区。1961年属徐黄公社。1984年以后为七屋岭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七屋岭街区,地处七屋岭第6村民小组。街上经商者均为本村村民,有49户、91人。其中农、商兼营者32户、41人。有耕地130亩,主产棉花。

七屋岭老街,解放前在现第4村民小组驻地,有20余家,街道为2米宽石板路面。店铺均为旧式瓦屋。解放前夕停业。

1970个,生产大队在老街西100米处的渠道边建房,办起了大队代销店。1992个,七屋岭村委会投资修起了一条长1500米的沥青公路,边通菏沙公路,村里许多村民便在公路两旁建起店铺,从事商业经营,形成了南北走向长300米的七屋岭新集。

七屋岭有粮食加工厂3家,其中最大的一家日加工粮食3000公斤,办有一家棉花加工厂,年加工棉花150公斤。还有木工作坊3家,面粉加工厂1家以及豆制品作坊3家。

七屋岭村在种好棉花的同时,努力调整产业结构,2000年,全村种植地膜土豆10多亩,栽植果树100亩。办养猪场11个,其中年出栏肥猪500头的有3户。

七屋岭交通方便,有沥青公路与菏沙公路相连,连接处有客车停*点。

过去,七屋岭村村民长期饮用坑水。1985年,村委会投资建起了自来水塔,为部分村民供水,不少农户还打了深水井,喝上了清洁卫生的、井水。今年,农村电网改造后,不仅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有了保障,而且电价有所下降。

1980年,在街北头新建了一所七屋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有教工15人,学生720人。七屋岭村卫生室有医护人员3个。

刘团元,七屋岭村人,曾任马北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后参加长征,1938年转战于山西抗日前线,为国捐躯。王癸丑,七屋岭村人,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后参加革命,后参加长征,解放后曾任潜江县县长等职。彭传方,阳台村人,1960个4月,任丹江口七师(天门民工)1团火箭连连长时,光荣赴北京参加了全国人民兵工表大会,获授半自动步枪一支,向新平(女),向张嘴村人,刻苦钻研植棉技术,成绩突出。1998年2月,全国妇联授予其“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3月,全国各族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授“全国女能手”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