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未
黄未,江苏人,1960年至1985年在军队形从事美术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摄影家协会会员。1992年定居加拿大。2006年聘为国家民族画院艺术委员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厚积薄发,润物无声
中国画研究院 阮宗华
黄未自幼喜爱绘画,年轻时从军入伍,和许多有艺术天赋的年轻人入伍以后一样,担负起部队的标语,壁报等文化宣传工作,这正是他的艺术成长的起点。他画部队基层的生活,画战士、大海,画部队驻地风景,画海边的渔民。高标准严要求的氛围使他的艺术从一开始就锤炼了准确扎实的基本功。
20世纪60年代初,不到二十岁的他有幸结识了当时下部队体验生活,同是军旅画家的黄胄先生。曾一度跟随黄胄写生,画速写,遍访琼岛黎乡。在黄胄的举荐下,他所在的部队为他的艺术成长创造了优越条件,使得他的绘画日渐精进,作品曾入选全军美展并被博物馆收藏。他的画早期表现手法明显体现了对线条表现力的追求和探索,反应了黄胄风格对他人物画创作的影响。后来他又做了多年的编辑工作,使他有机会在绘画、摄影、文学等多方面广泛的审美接触,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修养成。他以绘画为使命,表现了对绘画艺术的无比热忱和执着的追求。他于198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黄未的艺术路子较宽,国画、油画、书法、篆刻等多方面涉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在国防大学办的油画研究班学习,亲聆钱绍武,李俊等艺坛名家的教诲。黄未一直很重视自身文化知识的修养,“文革”后曾经有机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三年,听王力教授的古代汉语,跟袁行霈教授学习古典诗词,打下了扎实的中国文学基础。这对全面理解中国传统美学有重要的帮助。九十年代初他出国后,在多伦多美术学院画了数以千计的人体写生作品。这批深受罗丹影响的速写,不少中外评论家认为是人体写生的精品。在此期间,他遍游了北美大地,画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风景油画。
在诸多绘画门类中,他最倾心的要算中国画写意花鸟画。他为此倾注了几十年的心血。他以自己同时对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为基础,在艺术中实现中国画的审美理念,独辟一条外化自我秉性的艺术道路,在遍阅了明清以来青藤、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李可染、黄胄等历代名家的笔墨真谛的基础上,尤其将心力专注于对齐白石绘画艺术的探索,形成了自己既沉稳谦和又爽正灵秀的艺术风格。他作花鸟虫介,观察自然造物,每每如醉如痴。他在创作中,随情就物,挥洒自如,令人难辨何为造物,何为造型;粗放处,大笔挥就,笔墨与物像若即若离,观者难以辨何为物象,何为笔墨,看了他的画,我们感到一股难得的平和,清新的气扑面而来,犹如在热浪熏天的旱地里走长路的人见到了一泓碧清的山泉一向。
黄未对中国画笔墨的探求是下过一番苦功的,他以齐白石,李苦禅等人为楷模,对书法用笔作过深细的磨练。他的书法除了得道于李北海等古代书法家之处,还得荫于近代诸画家。于笔墨状物、怡情、传神,反复做过无数次的尝试和研究。他的花鸟作品虽以地道的中国画形式出现,但也无不透露出他对西方绘画的理解。他画画不作过多的修饰,给人以一种平和,亲切的感受,正如人说,他的艺术是他几十年修养与积淀的一种缓慢而静穆的释放。看他的画,不由得使人想起杜甫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落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