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

肺脏本身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组成。肺脏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部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人体为了完成新陈代谢需要不断从空气中摄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交换),这种气体交换称呼吸。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外呼吸(亦叫肺呼吸),气体经过血液运输到达组织后血液与组织细胞或组织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内呼吸(亦叫组织呼吸)。故肺脏与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肺脏除了主管呼吸功能外还具备非呼吸性的防御、免疫及内分泌代谢功能。肺部疾病的病因不同,可由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所致感染,大气污染,吸烟,吸入粉尘或有害气体引起。有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肺部肿瘤以原发性支气管癌最常见。而有些疾病病因不明。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咯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感染或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可伴有发热,这些症状的轻、重和性质因疾病的不同、疾病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肺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良好的肺功能是维持生命的保障。胸外科角度上肺是胸腔内最大的脏器,也是胸外科中病变种类和发病数量最多的器官。
人类的肺脏分左、右两部分,分别占据左、右胸腔的绝大部分体积。从解剖角度,右肺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则仅有上、下两叶。每个肺叶都有独立的支气管和血液供应(动、静脉),结构和功能均相对独立。在纤维结构上,肺主要由 " 海绵 " 样的组织组成,具有非常大的内表面,这些内表面就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部常见的疾病有:气胸、肺大泡、肺气肿、肺部阴影(严格讲不算单独疾病,但临床上常作为多种肺部占位病变的统称)和肺癌等。
各种肺部疾病的不同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及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物质的异常炎症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或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阻并且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气流受限为可逆性,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心病的概念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或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重建,导致气道狭窄。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呼吸衰竭概念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相应临床表现综合症,在海平面下,于静息条件呼吸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性新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压低于60mmhg伙伴有或伴有二氧化碳高于50mmHg,为呼吸衰竭。
肺炎是肺实质和间质,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他如放射、化学、免疫、过敏及药物等因素亦能引起肺炎。
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炎症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脓臭痰。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肺组织渗出、干络样坏死及其他增值性反应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