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罗维茨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梅罗维茨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他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物质)环境(具体的地点如卧室、大礼堂、公园等)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2) 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地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成为可能。他提醒说,人们在探讨情境的界限时,往往倾向于从“谁和什么处于某一特定情境之中”这方面去考虑问题。

梅罗维茨在分析情境时说,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重叠时,这种情况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如某位冷静的、医术高明的医生发现需要动大手术的病人竟是他多年未见的亲属,他可能会感到自己难以在施手术时保持镇静,这样,由他主刀就不适宜。

(3) 电子媒介促成了许多旧情境的合并。

这是梅罗维茨的又一主要观点。

他指出,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由于他们的传播代码的简单性,情境形式正在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印刷媒介的传播要求受传者具有基本的读写技巧,电子传播媒介则与此大不相同。电视的电子记号展示日常生活的“视、听形象”,人们不必先会看简单的然后才能看复杂的电视节目。

梅罗维茨最后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以往界限分明的社会角色现在却都变得模糊和混淆不清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