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

简介Schutzstaffel,SS,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1925年4月成立。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党卫军几乎参加了所有重要活动,而武装党卫军更是几乎参加了所有重要战役。

全国的党卫军都由Reichsführung-SS,即党卫军指挥总部领导。
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胜利。也有一说是邪教符号。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truppe)发展而来,于39/40年冬才开始使用“武装党卫队”这个名称。战争中武装党卫队在各级武装力量中被定位为党卫队“国家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
武装党卫队参与了纳粹党的许多战争罪行,尤其在大屠杀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它违反了多项当时的战争法,其中包括处决战俘、平民或儿童,谋杀不同种族的人,以及支援别动队进行种族灭绝。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1929年1月起由H·希姆莱领导,党卫军有很大发展。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次年 1月设党卫军种族局。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有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包括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犹太人、被占区居民及战俘。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起源

党卫队从成立之后不断地武装化。1933年3月17日,在柏林,希特勒亲自下令成立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指派约瑟夫•迪特里希为指挥官,由他在党卫队中严格挑选120人组成一只直属于希特勒本人的武装部队。而德国陆军所提供的元首护卫队则负责官邸外围的安全。这只部队在同年9月的纳粹党大会后正式被命名为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照字面来看,Leib是生命、身体,Standarte是突击队、党卫队当中分队一级单位的名称(相当于陆军的团)),可以解释为阿道夫.希特勒护卫分队,缩写LSSAH。希特勒护卫分队也就是日后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前身,是党卫军最早的武装部队之一。
在1933年柏林大本营警卫队成立的同时,纳粹党在慕尼黑、汉堡及德勒斯登等大都市成立了政治警备队(Politische Bereitschaft),作为其在国内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部队。这些部队也就是日后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缩写:SSVT)的核心。
在1933年由德国国内各监狱和集中营的警卫部队所组成的另一个武装部队就是所谓的党卫队骷髅总队(SS-Totenkopfverbaende),其指挥官是特奥多尔•艾凯(Theodor Eicke)。
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宣布撕毁凡尔赛条约。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军事化的党卫队组织,也就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T)。当时的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11个营,包括一个工兵营和一个通讯营,总计有8459人。包括了LSSAH分队2600人,两个党卫队军官学校共759人,及第一、第二团的六个营兵力。到了1936年党卫队有两个比较明确的军事组织,一个就是包含了LSSAH分队的特别机动部队,另一个就是党卫队骷髅总队。
1936年前陆军中将保罗•豪赛尔(Paul Hausser )被任命为特别机动部队指挥官,他将原本散驻各地的各个营集中起来在慕尼黑成立了党卫队德意志分队(SS-Standarte Deutschland),在汉堡成立了党卫队日耳曼分队(SS-Standarte Germania)。若连同在柏林的LSSAH分队一起算进去的话,到了1937年底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三个分队,一个突击工兵营和一个通讯营,其兵力已经相当于德国陆军的一个步兵师。
1938年,在维也纳,特别机动部队成立了一个新的党卫队元首分队(SS-Standarte der Führer)。由于特别机动部队的扩张使得希姆莱的可用兵力愈来愈少,因此他就将原本负责集中营工作的党卫队骷髅总队中的精英份子独立出来在达豪(Dachau)改编为一个分队,由原先的指挥官艾凯指挥。到了1939年10月16日,党卫队骷髅总队已经有三个分队约6500人的兵力,就以此三个分队为核心成立了一个党卫队骷髅师(SS-Division Totenkopf),也就是日后的第三党卫队装甲师。
分类希姆莱为了扩张党卫队部队可说是使尽浑身解术。早期向党卫队骷髅部队招兵买马,后来征召警察成立警察师,之后招募占领国的德裔外籍士兵,最后则招募占领国的志愿兵,使得终战前的武装党卫队扩充成接近60万人的兵力,而整个党卫队组织则有近一百万人。这60万人中只有一半是德国人,四分之一是德裔外国人,四分之一是外国人。前后预计成立共45个师,其中第39-45师尚未正式建立。武装党卫队一共有三类部队:

其作战师一般分为三类:
SS-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如2th ss帝国师、 1th ss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
SS-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耳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比如5th ss维京师,11th ss北欧师
SS-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aender) 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这是理论情况,大战时期党卫军的人员组成及其复杂,例如SS第一装甲师内就有部份匈牙利人,而SS-志愿师和武装师里的军官大部份都是德国人。
而各师标志盾牌右上角的缺口代表装甲师,左上角缺口代表装甲掷弹兵师,中间缺口代表其它用途师:骑兵师和山地师。无缺口代表武装师。
其他介绍党卫军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精锐部队,是由重型武器武装并经过严格、特殊训练的非正规武装力量,但却是纳粹党的统治工具。作为纳粹的嫡系部队,尤其受到

重视。党卫军完全按照希特勒的《二十五点纲领》行事,是希特勒对于政治和军事的双重管理工具。士兵都是由“雅利安人”组成,与都是工人组成的冲锋队不同,党卫军全部都是由医生、教师等学历和素质较高的人组成,这是为了培养出纯血统的“雅利安人”。党卫军必须同总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样身高,约5尺9寸。希姆莱和许多纳粹高级将领一样,相信“雅利安”民族是神话中“亚特兰蒂斯神族”的后裔,由于与其它民族的人通婚才会失去神力,只要有计划地培育出纯种的“雅利安人”,就可以使用神力,使党卫军成为神族部队。希姆莱是一个外表斯文,内心极度变态的人。希姆莱也是一个狂热的唯心主义分子,还专门成立学会组织各行业精英研究UFO、巫术、神话传说,并把党卫军也打造成了一个梦幻般的部队,这成了二战中最神秘的未解之谜。事实上,党卫军并没有扭转败局,连希姆莱本人最后也背叛了希特勒。1945年5月1日,希特勒自杀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就只剩下柏林城内的帝国大厦里的2000名党卫军顽固分子还在垂死挣扎。5月9日凌晨,约德尔代表新元首邓尼茨签署投降书。战后,希姆莱在监狱中畏罪自杀。
尽管党卫军已成为历史,但是全世界依然有许多党卫军和纳粹分子隐姓埋名,逃脱了审判。以西蒙·维森塔尔为代表的正义之士依然在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2006年8月11日君特·格拉斯,公布了自己隐瞒50年的党卫军真实身份,并忏悔自己的罪行,格拉斯向世人进行了告白——“我曾经是纳粹党卫军成员”,君特·格拉斯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唯一一个纳粹党卫军成员。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党卫军名声都不是很好,实际上党卫队内部共分为两个组织:党卫军秘密行动队,武装党卫队。前者就是负责组织屠杀犹太人,波兰人,战俘的主角,和集中营的看守之类的肮脏角色。而武装党卫队也有相当多的部队是纯粹的作战部队,并未过分参予屠杀战俘,平民的事件,无论东线西线的盟国部队对这类部队都是充满敬意的(不排除有例如19th SS之类的垃圾角色)。 党卫军第一,二,三师都有过屠杀战俘、平民的事件。充斥着狂热纳粹份子的党卫军这类事情并不能在战争中被避免。其中比较大规模的就是第一师(阿道夫·希特勒师)在西线阿登战役枪杀80美军战俘的马尔梅迪大屠杀事件(类似事件在东线屡次发生)。第二师(帝国师)比较有名的就是奥兰多村惨案(寻找丢失的SS军官未果,而迁怒平民,屠杀了642名村民,仅一人逃生)。这是几支比较著名武装SS的屠杀事件,但是,相比于他的“同事”来说,已经算“干净”了。第五师(维京师)在其历史上几乎未参与屠杀战俘、平民事件,维护了王牌部队的称号。而在东线,所有的德军部队严禁强奸苏联妇女,因为德国方面认为强奸苏联妇女会污染德军士兵的日耳曼血统,比较有名的就是一名帝国师团级军官因强奸苏联妇女而自杀。东线绝大部分的强奸事件,是由一些二流甚至三流SS部队,匈牙利,意大利等仆从国军队。武装党卫军作战部队并不像所想象的那样不堪。
武装SS军阶之中文译名德语 : 党卫队衔 ,相当于国防军军衔
* SS-Oberstgruppeführer:SS全国总指挥兼武装SS一级上将 (最高集团领袖) ,SS一级上将
* SS-Obergruppeführer:SS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SS二级上将 (上级集团领袖) ,SS上将
* SS-Gruppeführer:SS地区总队长兼武装SS中将 (地区总队领袖、集团领袖) ,SS中将
* SS-Brigadeführer:SS旅队长兼武装SS少将 (旅队领袖) ,SS少将
* SS-Oberführer:SS区队长 (区队领袖) ,SS大校(准将)
* SS-Standartenführer:SS旗队长 (旗队领袖) ,SS上校
* SS-Obersturmbannführer:SS一级突击队大队长 (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 ,SS中校
* SS-Sturmbannführer:SS二级突击队大队长 (突击队大队领袖) ,SS少校
* SS-Hauptsturmführer:SS一级突击队中队长 (高级突击队中队领袖) ,SS上尉
* SS-Obersturmführer:SS二级突击队中队长 (上级突击队中队领袖) ,SS中尉
* SS-Untersturmführer:SS三级突击队中队长 (下级突击队中队领袖) ,SS少尉
* SS-Sturmscharführer:SS突击小队长(士官生、候补技术队员),SS本部上士或参谋上士
* SS-Hauptscharführer:SS一级小队长(高级小队领袖),SS一级上士或上级上士
* SS-Oberscharführer:SS二级小队长(上级小队领袖),SS上士
* SS-Scharführer:SS三级小队长(小队领袖),SS中士
* SS-Unterscharführer:SS三级小队副(下级小队领袖),SS下士
* SS-Rottenführer:SS代理三级小队副(分队领袖),SS上兵
* SS-Sturmmann:SS突击队员(突击队员、突击兵),SS一兵
* SS-Obermann:SS组长(上级队员、上级狙击兵),SS二兵
* SS-Mann:SS队员(队员、狙击兵),SS二兵
军队人数党卫军的人数变化随着党卫军的编制不断扩大,其人数也日见庞大。其人数如下 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
时 间 总 人 数 野 战 部 队
1938年12月31日 22718
1940年5月1日 90638
1942年9月1日 236099 141975
1943年12月31日 501049 257472
1944年6月30日 594443 368654
1944年年底 约91万
战争结束 约95万
武装党卫军师团SS1 阿道夫.希特勒师
SS2 帝国师
SS3 骷髅师
SS4 警察师
SS5维京师
SS6 北方师
SS7 欧根亲王师
SS8 弗洛里安—盖尔师
SS9霍亨施道芬师
SS10 弗伦茨堡师
SS11 北欧师
SS12 希特勒青年师
SS13 克罗地亚第一师
SS14 乌克兰第一师
SS15 拉脱维亚第一师
SS16 领袖师
SS17 冯.伯尔辛根师
SS18 豪斯特.威塞尔师
SS19 拉脱维亚第二师
SS20 爱沙尼亚第一师
SS21 斯坎德伯师(阿尔伯尼亚第一师)
SS22 玛丽亚.塞丽莎师
SS23 尼德兰第一师
SS24 karst jager师
SS25 匈牙利第一师
SS26 匈牙利第二师
SS27 兰凯马克师
SS28 瓦隆尼师
SS29 意大利第一师
SS30 白俄罗斯第二师
SS31 (此师由SS23的德国士兵补充而成)
SS32 一月30日师
SS33 查理曼大帝师
SS34 尼德兰陆地风暴师
SS35 警察师(由德国警察组成 与SS4不同 它属于第二个警察师)
SS36 Dirlewanger师(执行灭绝犹太人计划的部队)
SS37 自愿骑兵师
SS38 聂伯龙根师
编制补充第一SS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师)
辖:第1、2装甲掷弹兵团,第1装甲兵团,第1装甲炮兵团,第1装甲侦察兵营,第1防空营,第1突击炮营,第1装甲轻步营,第1火箭炮营,第1工兵营,第1后勤营
第二SS装甲师(帝国师)
辖:第3、4装甲掷弹兵团,第4装甲团,第2装甲兵团,第2装甲炮兵团,第2装甲侦察兵营,第2防空营,第2火箭炮营,第2装甲轻步营,第2工兵营,第2后勤营
第三SS装甲师(骷髅头师)
辖:第5、6装甲掷弹兵团,第3装甲兵团,第3装甲炮兵团,第3装甲侦察兵营,第3防空营,第3突击炮营,第3火箭炮营,第3装甲轻步营,第3工兵营,第3后勤营
第四SS警察装甲掷弹兵师
辖:第7、8警察装甲掷弹兵团,第4装甲兵营,第4装甲炮兵团,第4装甲侦察兵营,第4防空营,第4装甲轻步营,第4工兵营,第4后勤营
第五SS装甲师(WIKING师)
辖:第9、10装甲掷弹兵团,第5装甲兵团,第5装甲炮兵团,第5装甲侦察兵营,第5防空营,第5突击炮营,第5火箭炮营,第5装甲轻步营,第5工兵营,第5后勤营
第六SS山地师(NORD师)
辖:第11、12山地掷弹兵团,第6山地炮兵团,第6山地侦察兵营,第6防空营,第6突击炮营,第6山地装甲轻步营,第6山地工兵营,第6山地后勤营
第七SS志愿山地师(PRINZ EUGEN师)
辖:第13、14山地掷弹兵团,第7山地炮兵团,第7山地侦察兵营,第7突击炮营,第7山地装甲轻步营,第7山地工兵营,第7山地后勤营
第八SS骑兵师(FLORIAN GEYER师)
辖:第15-18骑兵团,第8摩托化炮兵团,第8装甲侦察兵营,第8防空营,第8装甲轻步营,第8摩托化工兵营,第8摩托化后勤营
第九SS装甲师(HOHENSTAUFEN师)
辖:第19、20装甲掷弹兵团,第9装甲兵团,第9装甲炮兵团,第9装甲侦察兵营,第9防空营,第9装甲轻步营,第9工兵营,第9后勤营
第十SS装甲师(FRUNDSBERG师)
辖:第21、22装甲掷弹兵团,第10装甲兵团,第10装甲炮兵团,第10装甲侦察兵营,第10防空营,第10装甲轻步营,第10火箭炮营,第10工兵营,第10后勤营
第十一SS志愿装甲师(NORDLAND师)
辖:第23、24装甲掷弹兵团,第11装甲兵团,第11装甲炮兵团,第11装甲侦察兵营,第11防空营,第11装甲轻步营,第11突击炮营,第11工兵营,第11后勤营
第十二SS志愿装甲师(HITLER JUGEND师)
辖:第25、26装甲掷弹兵团,第22摩托车营,第12装甲炮兵团,第12装甲侦察兵营,第12防空营,第12装甲轻步营,第12火箭炮营,第12工兵营,第12后勤营
第十三武装山地师
第十四武装掷弹师
第十五武装掷弹师
第十六SS装甲掷弹兵师(REICHSFUHRER师)
辖:第35、36装甲掷弹兵团,第16装甲兵营,第16装甲炮兵团,第16装甲侦察兵营,第16防空营,第16装甲轻步营,第16摩托化工兵营,第16摩托化后勤营
第十七SS装甲掷弹兵师(VON BERLICHINGEN师)
辖:第38、38装甲掷弹兵团,第17装甲兵营,第17装甲炮兵团,第17装甲侦察兵营,第17防空营,第17装甲轻步营,第17工兵营,第17后勤营
第十八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HORST WESSEL师)
辖:第39、40装甲掷弹兵团,第18装甲兵营,第18装甲炮兵团,第18装甲侦察兵营,第18防空营,第18装甲轻步营,第18摩托化工兵营,第18摩托化后勤营
第十九武装掷弹师
第二十武装掷弹师
第二十一武装山地师
第二十二SS志愿骑兵师(MARIA THERESA师)
辖:第52-55骑兵团,第22摩托化炮兵团,第22装甲侦察兵营,第22防空营,第22装甲轻步营,第22摩托化工兵营,第22摩托化后勤营
第二十三武装山地师
第二十三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NEDERLAND师)
辖:第48、49装甲掷弹兵团,第23装甲侦察兵营,第23摩托化工兵营,第23摩托化后勤营
第二十四武装山地师
第二十五武装掷弹师
第二十六武装掷弹师
第二十七SS志愿掷弹师
辖:第67、68装甲掷弹兵团,第27装甲兵营,第27装甲炮兵团,第27装甲侦察兵营,第27装甲轻步营,第27摩托化工兵营,第27摩托化后勤营
第二十八SS志愿掷弹师(WALLONIEN师)
辖:第69、70装甲掷弹兵团,第28装甲兵营,第28装甲炮兵团,第28装甲侦察兵营,第28装甲轻步营,第28摩托化工兵营,第28摩托化后勤营
第二十九武装掷弹师
第三十武装掷弹师
第三十一志愿掷弹师
辖:第78、79、80装甲掷弹兵团,第31装甲兵团,第31装甲炮兵团,第31突击炮营,第31摩托化工兵营,第31后勤营
第三十二志愿掷弹师
辖:第83、86、87装甲掷弹兵团,第32装甲兵营,第32摩托化炮兵团,第32摩托化工兵营
第三十三武装骑兵师
第三十三武装掷弹师
第三十四SS掷弹师(荷兰风暴师)
第三十五SS警察掷弹师
第三十六武装掷弹师
第三十七SS志愿骑兵师(LUTZOW师)
辖:第93、94骑兵团,第37摩托化炮兵团
第三十八装甲掷弹兵师
年代:
第一党卫军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元首警卫旗队),1933年(成立时间,下同),德 国人(人种,下同),1945年投降
第二党卫军装甲师(帝国), 1939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三党卫军装甲师(髑髅), 1940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四装甲掷弹兵师(警察), 1940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五党卫军装甲师(维京), 1940年后期,德国人及西欧人,1945年投降
第六党卫军山地师(诺尔德),1940年后期,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七志愿山地师(普林兹-欧根亲王),1942年,南斯拉夫的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八党卫军骑兵师(弗洛里安-盖尔),1942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九党卫军装甲师(霍亨斯陶芬),1943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十党卫军装甲师(布伦斯堡),1943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十一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诺德兰),西欧人,1942年后期,1945年投降
第十二党卫军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团),1943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十三武装党卫军山地师(汉特塞尔/克罗地亚第1),1943年,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人,1945年解散
第十四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卡利兹因第1),1943年,乌克兰人,1945年投降
第十五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雷德兰第1),1943年,拉托维亚人及德国人,1945年投降
第十六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全国领袖),1943年,德意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十七党卫军掷弹兵师(葛兹-冯-伯利欣根),1943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十八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赫斯特-贝塞),1944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解散
第十九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雷德兰第2),1944年,拉托维亚人,1945年投降
第二十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1),1944年,爱沙尼亚人,1945年投降
第二十一武装党卫军山地师(修堪帝尔贝/阿尔巴尼亚第1),1944年,阿尔巴尼亚的回教徒,1944年解散,(没有完全地被编成)
第二十二党卫军志愿骑兵师(玛利亚-第利莎),1944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二十三武装党卫军山地师(卡马/克罗地亚第2),1944年,南斯拉夫的回教徒,1944年解散,(没有完全地编成)
第二十三(2)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1945年,荷兰人,1945年投降,(旗队,相当于团)
第二十四武装党卫军山地师(罗克-克莱明),1944年,意大利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解散,(规模不明)
第二十五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匈牙利第1),1944年后期,匈牙利人,被苏联红军消灭,(规模不明)
第二十六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匈牙利第2),1944年后期,匈牙利人,被苏联红军消灭,(规模不明)
第二十七党卫军志愿掷弹兵师(兰凯马克),1945年,法兰德斯系比利时人,1945年投降,(旗队)
第二十八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华洛尼),1945年,瓦隆系比利时人,1945年投降,(旗队)
第二十九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俄罗斯第1),1944年,俄罗斯人,1944年由弗拉索夫接管,1945年被移交苏联红军,(旗队)
第二十九(2)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意大利第1),1945年,意大利人,1945年被苏联红军消灭,(旗队)
第三十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俄罗斯第2),1944年,俄罗斯人,1944年由弗拉索夫接管,1945年被移交苏联红军,(旗队)
第三十一党卫军志愿装甲师(贝尔曼-梅林),1945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旗队)
第三十二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师(1月30日),1945年,德国人,1945年被苏联红军歼灭,(旗队)
第三十三武装党卫军骑兵师(匈牙利第3),1945年,匈牙利人,1945年解散,(旗队)
第三十三(2)党卫军武装掷弹兵师(谢马纽/法国第1),1945年,法国人,1945年于德国柏林被苏联红军歼灭,(旗队)
第三十四党卫军志愿掷弹兵师(兰施泰因-尼兰德),1945年,荷兰人,1945年解散,(旗队)
第三十五党卫军警察掷弹兵师,1945年,德国人警官,1945年投降,(旗队)
第三十六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1945年,最初德鲁弯卡的旅团,1945年投降,(旅团)
第三十七党卫军志愿骑兵师(力佐),1945年,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旗队)
第三十八装甲掷弹兵师(尼伯利欣根),1945年,党卫军士官候补生,1945年投降,(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