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测位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声音测位器
日本的可移动声音测位器阵列(1930年代)

声音测位器(Acoustic location,或称sound mirrors,传音镬)是一种声波定位与扩大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被利用来侦测战机引擎噪音以达到早期预警的目的,被后人称为“声音雷达”。

历史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十九世纪时的助听器(ear horns),不过外型要大的多了。 这类装置在侦测缓慢移动的飞行器(包括飞机与飞船)时相当有效率,可以在二十英里以外的距离接收到飞行器的声音,从而达到提前发布警报的功能。可是因为新型飞机速度越来越快,当声音被声波定位器侦知时,飞机已经相当靠近本土:加上后来发明的雷达,在早期预警方面显的更有效率,因此在二战中期逐渐被淘汰。

形式

虽然原理类似,但声音测位器随着发展国家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包括移动式的与固定式的。移动式的声波定位器有类似四脚锥状的,在日本则是类似管乐器的形状,下方有四个轮子便于移动。在英国沿岸则是有固定式,用水泥制作,抛物线状的测位器。麦克风设置在抛物线的中间,便于搜集声音。至今英国海岸边,如邓杰内斯(Dungeness)等地和地中海

声音测位器
美国陆军的声音测位器,1935年。

的马尔它(Malta)还有一些这类型水泥制声音测位器的遗迹。

发展

从前在英国沿岸的声音测位器,主要是侦测自欧陆起飞的飞机。不过基于这种可以扩大远方声音的特性,2004年就有艺术家提出在英法两岸分别架上两个传音镬,让两边的民众彼此通信的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