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医医院

济南市中医医院伴随着共和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走过了45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几代“市中医人”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劳动,医院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成为具有浓郁中医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市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现在在职职工550人、专业技术人员433人、高级职称88人、离退休职工136人。医院设有装饰一新的6000平方米的开放式门诊。8000平方米的病房大楼、3800平方米的中药制剂大楼和饮片加工基地、4600平方米的保健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灸疗中心国医堂、藏医药门诊、便民药房、30多个临床科室和30多个特色专科和2个省市重点特色专业,开放病床308张,拥有国内首台美国产RD2000大型数字X光机、美国产彩色B超、德国产血液透析机和意大利产全自动生化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的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和韩国产中药制剂设备,形成了“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质优价廉、服务一流”和“中医很优秀、西医也一流”的办院特色。近几年来,院党委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坚持“齐心协办办好中医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发扬”团结高效、严谨求实、创新创优、服务奉献“的精神,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医院改革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党的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通赞扬,医院先后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和“山东省百佳医院”,并获得“济南市文明单位”“全市十佳职业道德建设先

进集体”“全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和全省县以上医院民主评议行风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45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发展才是硬道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机制。以新的一轮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工作为契机,经过考查考核、民主测评和无记名投票以及院党委集体研究同意,院长聘任了67名副高以上职称、150名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对36名具有中级职称资格的人员实行了院内聘任和低聘,按政策兑现了工资待遇。又通过民主测评、公开竞岗、组织考察、党委研究等,对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和充实,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医院改革发展。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成本经

济核算。医院划分了40多个经济核算单位,取消了不合理的提成,将各单位的工作质量等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建立了“责任到人、量化到位、动态监控”的考评监督体系,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创造性开展“病人选医生”等系列活动,完善医疗服务运行机制。在公开各级医师业务专长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坚持每周向病人和全院公开各级医师和各病区的实际工作量,组织全院职工投票和向社会发放问卷评议表,公开让患者选择就医、选择病区,公开让社会和患者监督,有力的激励和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的提高。强化“在市场竞争中经营医院”的意识,推进医院管理体制创新。坚持医疗服务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行政后勤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保障为目标,以效率为重点”,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实行医院行政后勤工作人员每天报送工作日志制度,实行药品器械采购电子商务管理,等等,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
经过45年的发展,医院的人才力量、服务质量、技术设备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开展了“医疗服务质量业务内涵建设与科学管理年”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广大医护和管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的意识,在深入实施全市首创“十位一体”全优服务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制定并突出抓好院科两级签定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杜绝医疗事故责任书》、《医疗会诊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大力强化了三级医师负责制和首诊医师负责制,实行了病区医护工凭借员责任制明示牌。在业务技术发展上,我院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科教兴医战略,创建了由全国名老中医和著名专家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10多个特色专科和3个省市重点特色专业,并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实行动态管理,使该院病历甲级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我院还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派出参观学习、进修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等,有效地促进了医护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45年来学术论文、著作、科研累累,有 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引进和购置了美国产彩超等诊断检验治疗急救设备,使医院的诊疗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