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致突变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抗突变物是指能降低诱发突变的速率及自发突变频率的化学物质。T.Kada将抗致突变物质分为两大类:①灭致突变物(desmutagen)。指在细胞外使诱变物发生化学性或生物化学性改变,使其灭活的抗致突变物,机理包括直接(化学和酶学)灭活致突变物、防止由前体生成致突变物、抑制间接致突变的代谢活化、吸收致突变物的高分子量物质(如纤维)。②生物抗致突变物(bioantimutagen)。指干扰突变固定过程的抗致突变物,其机理包括增强DNA复制的保真性、促进DNA修复及抑制易误修复。对抗致突变物的研究有助于抗致癌物的筛选及机理研究。

抗突变药物的成分:

抗突变药物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乙醚、醋酸乙酯及正丁醇提取,得到蛋白质提取物及非蛋白质提取物,SOS显色试验证实韭黄经乙醚提取后的非蛋白质成分抗突变作用最强。应用气相-质谱进一步分析韭黄非蛋白质成分,得到3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具有抗突变作用的成分可能为:二甲基二硫化物,4-甲基-2(1H)-吡啶硫酮,二(异丙基)三硫化物,3-烯丙巯基丙酸。

抗突变药物具有抗癌效果:

通过食用抗突变药物能有效抗诱变剂,阻断亚硝胺形成,起到抗突变作用。这是一种从病症源头治疗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