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桥镇
地理位置石公桥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东北30公里处。地处太阳山东麓,洞庭湖西滨。东抵西洞庭农场、西接大龙站镇、北靠周家店镇。
乡镇名称来由相传明永乐时有一张姓老翁在此摆渡,故名张公渡。清康熙时此地出了一个武进士石钧,人称“石探花”(殿试第三

名),他捐资百贯,修了一座独孔石桥,此后地从桥名,改名石公桥。
乡镇历史1949年前属新德乡。1949年8月设新德乡,属第二区(石公桥)管辖。1950年2月仍之。1950年9月属第五区(镇德桥)管辖。1951年11月,建朱家桥、芦花坪等乡,属第六区(镇德桥)管辖。1953年7月属镇德桥区管辖。1956年建石公桥乡。1958年属冲天公社管辖。1961年3月建石公桥公社。1962年大龙站区并入石公桥区。1965年析出部分大队新建冲天湖公社。1984年2月更名为石公桥乡。1984年8月改为石公桥镇。1995年冲天湖乡并入该镇。
石公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史志记载,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当年“经张公渡过柳堤至周家店,弃程而率之”。张公渡即石公桥,柳堤即石公桥东柳堤。桥东的“龙子岗”、桥西的“神仙观”、桥南的“卧龙岗”、桥北的“白云阁”与“仙人庵”等名胜古迹迄今仍有遗址可寻。白云阁村还有宋代征士(经朝廷征聘不肯任职者)管白云(一名师复)的陵墓。清代翰林王以愍、进士石鲸与石钧、举人陈锐、民国时期常德县书法界三支名笔之一—丁国炳、一级战斗英雄何学高、全国劳模鲁尤海、钟儒华等人,都出生在该镇。
行政区划石公桥镇下辖村:
高堰岗村
杨腊溪村
夹堤口村
冲天湖村
泥港口村
余家挡村
赵家挡村
建新村
桃树咀村
丁家垸村
龙子岗村
新竹湾村
仙人庵村
白云阁村
北极宫村
新庵村
刘家铺村
三堰口村
王家桥村
芦茅岗村
联五堰村
芦花坪村
东陂堰村
覃家岗村
文家坪村
地理特征全境西北山丘起伏,中部平坦,东部低洼。主产稻谷。盛产鲜鱼。特产鳜鱼、珍珠、莲藕。面积97.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39477亩,旱地3958亩。3.8万人。辖街道、冲天湖圩场两个居委会及高堰岗、杨腊溪、夹堤口、冲天湖、泥港口、余家 、赵家 、建新、桃树嘴、丁家垸、龙子岗、新竹湾、仙人庵、白云阁、北极宫、新庵、林场、刘家铺、三堰口、王家桥、芦茅岗、联五堰、芦花坪、东陂堰、覃家岗、文家坪26个村。
人口数据2002年底石公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4960
男
17902
女
17058
家庭户户数
9864
家庭户总人口(总)
34901
家庭户男
17864
家庭户女
17037
0-14岁(总)
7627
0-14岁男
4006
0-14岁女
3621
15-64岁(总)
24398
15-64岁男
12541
15-64岁女
11857
65岁及以上(总)
2935
65岁及以上男
1355
65岁及以上女
158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36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