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1]是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期的印象派绘画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在18世纪历史画为主流的画坛上,他的作品并不受重视,但现代公认他是非常伟大的风景画家。[2]
目录1 生平
2 风格
3 遗产
4 部分作品
5 参考条目
6 参考文献
生平透纳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一位理发师。[3] 由于他妹妹在1786年去世,使他的母亲受刺激而精神不正常,1799年入精神病院并在1804年去世。由于家庭负担太重,透纳被送到伦敦西部泰晤士河沿岸一个小镇的舅舅家抚养,在那里他喜欢上了绘画,创作了许多作品,他后来被送到肯特郡上学,他父亲将他的绘画作品放到自己理发店的橱窗里。

《被拖去解体的卤莽号战舰》(1839年)1789年,他14岁时进入皇家艺术学院附中学习
[4],第二年就被学院接受,开始他想学习建筑学,但被劝告继续学习绘画。1790年,他的水彩画作品被学院的夏季画展展出,1796年,他的油画作品《海上渔夫》被展出,以后他一生中几乎每年都有作品被学院展出。虽然他以油画出名,但他是英国最著名的水彩画家,被称为“画光线的画家”[5] 他最著名的油画《被拖去解体的卤莽号战舰》一直在伦敦的国家画廊展出。
透纳曾到欧洲各地旅行,从1802年,首先到法国和瑞士,在卢浮宫学习古代大师的作品,到过威尼斯,在英国南部海岸他描画了暴风雨的景象。
透纳在1797年去约克郡的奥特雷旅行,被那里的风景吸引,他的作品《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风暴背景就是采用了在奥特雷的风暴,他在那里遇到作家威廉·威伯福斯,他们互相成为亲密的朋友,威伯福斯成为他作品的有利支持者。

透纳年龄大了以后,变得有些偏执,和人很少交往,和自己的父亲住在一起达30年,1829年他父亲去世后,他有些抑郁症,虽然他有两个女儿,但一直没有结婚,最终在情妇的家中逝世,根据他的遗愿,安葬在圣保罗教堂。
风格透纳的才华很早就被绘画界承认了,所以他能获得足够的财力,允许他自行显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卫·皮派尔在《图说艺术史》一书中称他晚期的作品为“奇异的迷团”。批评家约翰·鲁斯金描述他“能惊心动魄地、真实地掌握大自然的脉搏”。
透纳喜欢描绘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火灾、沉船、阳光、风暴、大雨和雾霾,他对大海的能力所倾倒,他虽然也描绘人物,但也只是为了衬托不能为人们征服的大自然的崇高和狂野,是上帝能力的证明,所以在他的后期注重描画在水面的光线、天空和火焰,而逐渐放弃描画实物和细部,为印象派的理论开辟了道路。他的早期作品运用比较传统的技法,但到后期他将水彩画的技法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来,描绘出光线和大气的一瞬即逝的效果,据说他曾经把自己捆绑在风暴中船的桅杆上,以体验暴风雨的景象。[6].

在他晚年,将油画画得更为透明,用浅层颜色表现纯净的光线效果,在《风雨和速度-西部大铁路》中,几乎很难辨别出物体的轮廓,紧张的色调和瞬息的光影,使透纳不仅跻身于英国画家的前列,而且对后来法国的印象派画家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莫奈曾经相当仔细地研究过他的技法。在1816年(无夏之年),夕阳特别地绚烂,他有些作品也受到这这种夕阳的启发。
遗产透纳留下一笔遗产,希望能资助“破产的画家”,这部分遗产转入了皇家艺术学院,但没有依照他的希望使用,而是作为“透纳奖”奖励学院的学生。他遗留下的部分作品遗赠英国国家,他希望能建立一个单独的博物馆,但没有实现。目前他遗赠的作品大部分在“泰特博物馆”,重要部分保存在国家画廊。
Image:IvyBridge.jpg
水彩画《常青藤桥》(1813年)2005年,由BBC发起的公众投票中,他的《被拖去解体的卤莽号战舰》被选为“英国最伟大的画作”。 [7].
部分作品1799 - Warkworth Castle, Northumberland - Thunder Storm Approaching at Sun-Set, oil on canvas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1806 - The Battle of Trafalgar, as Seen from the Mizen Starboard Shrouds of the Victory, oil on canvas - Tate Gallery, London
1812 - Snow Storm: Hannibal and His Army Crossing the Alps, oil on canvas, Tate Gallery, London
1817 - Eruption of Vesuvius, oil on canvas,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New Haven, CT
1822 - The Battle of Trafalgar, oil on canvas,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Greenwich, London
1829 - Ulysses Deriding Polyphemus, oil on canvas,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1835 - The Burning of the Houses of Lords and Commons, oil on canvas,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Philadelphia
1835 - The Grand Canal, Venice, oil on canva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1838 - The Fighting Teme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up, oil on canvas,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1840 - Slave Ship (Slavers Throwing Overboard the Dead and Dying, Typhoon Coming On), oil on canvas,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1840 - Glaucus and Scylla, oil on canvas, Kimbell Art Museum, Fort Worth, TX
1844 - 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 oil on canvas,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Date unknown - Shrimpers, Lyme Regis, oil on board, National Trust for England and Wales, Nunnington Hall, North Yorkshire, UK
参考条目透纳奖
参考文献^ Exact date disputed
^ "At the turn of the 18th century, history painting was the highest purpose art could serve, and Turner would attempt those heights all his life. But his real achievement would be to make landscape the equal of history painting." Lacayo, Richard, The Sunshine Boy, TIME Magazine, October 11, 2007. [1]
^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 Finberg, A. J.: "The Life of J.M.A. Turner, R.A", page 17.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61
^ TURNER, Joseph Mallord William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 Tate Gallery
^ BBC new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