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北工业重镇、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学院于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组建,现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学院文理兼备,涵盖“工、经、文、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是一所含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函授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和各种岗位技术培训兼容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学院校园规划用地77万平方米,现有占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5亿元。学院校园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布局时尚、功能设施完善,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环保意识与自然生态三者的和谐统一,成为沈阳科教文化长廊中一道靓丽的新景观。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自动控制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政治法律系、英语系、技术经济系等9个专业教学系和7个教学部(中心),即: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公共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国际教育部、继续教育部、计算中心等。学院学科和专业设置以工程技术类为主,涵盖工、经、文、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17个,高职高专专业36个。其中,国家高工专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其中 ,供用电技术专业于1998年开始校内立项,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于2001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示范专业建设遴选,进入示范专业重点建设行列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5000余名,其中全日制在校生8742人。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于电力行业、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毕业生始终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学院具有比较完善的办学条件和实训设施。实验室与实习场所面积58834平方米,其中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65个;校内实习基地20个,校外实习基地55个;其中6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汽轮机调速系统等6个百万元以上的大型实训设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建设有一流的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校园内所有楼宇共布设9000多个信息点,以100兆网联入校园局域网,并通过光纤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了网络信息的高速,海量交流。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914人。专任教师4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35%;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千人次”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
学院科研工作实力较强,初步形成了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科研梯队,拥有一个省级高校工程技术中心和一个市级工程中心。2000年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69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高精度热压氮化硅陶瓷球轴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院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加拿大BC理工学院、加拿大电子工程大学、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法国IUT技术学院联盟、澳大利亚梅铎大学等15个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缔结校际友好关系。在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理念的同时,积极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科研改革寻求实质性的国际合作机会,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领域,开创学院自身的对外交流的品牌和特色。
学院组建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关爱和大力支持实现了高起点开局,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学院的发展规划目标是在“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使学院形成“以工程教育为主体,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共同发展;以全日制教育为主体,多种形式的非全日制教育和合作教育持续发展;以工为主体,强化特色,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把学院办成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与服务,优质的教育资源,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益显著,国内同类高校一流(示范性)的多科性、开放式应用型学院。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
邮编:110136
电话:31975555
学校历史介绍:
原辽宁商务职业学院简介:
原辽宁商务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47年的哈尔滨青干校,1948年校址由哈尔滨迁到沈阳,并相继易名为东北青干校、东北团校、辽宁省团校。1983年,创办了大专班。1985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成立了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1997年经省政府批准,学院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全省首批高职试点院校。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院转制为普通高职院校,并更名为辽宁商务职业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 50,67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56,308平方米。现有在校普通专科生 1,717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3人,讲师40人。各专业均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并努力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学院拥有计算机室、语音室、财会实验室、模拟法庭、物业管理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心理测试训练室和电化教育中心等教学实验设备与设施。每个专业都选择了3--4个技术先进,经济状况良好,热心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事业单位作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不但可以提高职业能力,而且还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和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院图书馆藏书8万册,种类齐全。学生宿舍、食堂、浴池等基础设施配套,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尤其是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中,学院始终坚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效益”的总目标。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校五十几年来,学院已经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1983年开办学历教育以来,已经培养了近5,000名本科、专科毕业生和2,5000余名经过培训的各类专门人才。多年来学院坚持“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效益”的总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旧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文萃路94号(现为锦绣江南房产所在地)
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原隶属于电力工业部,现为辽宁省政府所领导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是培养电力工业及其相关工业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2年,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省政府批准与沈阳工业大学联合, 两个专业招收本科学生。
学校坐落于历史名城沈阳。学校主校园区、高科技开发区和科技产业区共占地17.7万平方米,校舍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总值4000万元。7000平方米的图书馆设施先进,藏书26万册。学校设有五系四部,开设电厂热能动力、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18个专业。拥有18个常规实验室,15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5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国产第一台6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 200MW汽轮机调速实验台、INFI-90热力过程分散控制系统等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另外还有五个科研所。
学校现开设本科教育、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级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和中加高级语言培训教育。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8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500人。建校40多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出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电力生产建设的骨干,涌现出一批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国家重点企业领导人。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并已形成学术梯队。近几年学校开展实施123工程,已在专任教师中选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工6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7人,讲师、工程师2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39.6%,双师型教师占60%。
学校在改革和发展中确立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办出特色 "的指导思想,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地开展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现有四个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专业教改试点专业,有23门课程被确定为部级优秀课。教务处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务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学校多次受到中央、省、部局的表彰。1996年三月率先被原国家教委正式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1999年辽宁省命名我校为"优秀学风校"。
学校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对内深化改革,强化竞争、制约、激励机制;对外实施厂校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等各科技项目79项,获省、市等各级成果奖19项,科技成果转化率100%。学校还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学校、电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及定期互访等活动。
学校旧址:沈阳市皇姑区134号(现为鉴赏欧洲房产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