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材料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研究材料设计、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它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性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材料科学和化学科学领域的不断进展,作为新兴学科的材料化学发展日新月异。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厂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
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
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 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
发展状况;
6.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材料物理、化学。
图书信息书 名: 材料化学

作者:朱光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111268338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元
内容简介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材料相变的化学热力学理论,以及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结构特性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本书可供材料学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材料研究与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材料的分类及基本概况
第三节 材料化学的任务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热力学函数的性质及其重要关系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标准热力学函数
第三节 敞开体系的热力学关系式
第四节 固体热力学理沦简介
第三章 相图
第一节 相律
第二节 相变
第三节 相图分析
第四章 溶液与固溶体
第一节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第二节 理想液体混合物和稀溶液
第二节 实际溶液
第四节 溶液中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第五节 固溶体
第五章 表面现象与胶体分散体系
第一节 表面现象热力学
第二节 分散度对体系物性的影响
第三节 介稳状态和新相的生成
第四节 润湿现象
第五节 液体界面的性质
第六节 固体表而的吸附
第七节 表面现象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第八节 分散体系
第九节 溶胶的性质
第十节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第十一节 溶胶一凝胶技术
第十二节 溶胶一凝胶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第六章 金属与合金
第一节 金属材料概论
第二节 金属的结构与物性
第三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 金属的提炼
第五节 金属还原过程热力学
第六节 金属的精炼
第七节 合金
第八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九节 钢铁的冶炼原理
第七章 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 非金属材料的物质结构
第二节 陶瓷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陶瓷制造(烧结)过程的化学变化
第四节 水泥
第五节 特种陶瓷的工艺过程
第六节 半导体材料
第八章 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概论
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
第三节 高分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四节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转变及老化
第九章 复合材料
第一节 复合材料概论
第二节 基体材料
第三节 增强纤维
第四节 复合材料界面的化学问题
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