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契门
公元前1世纪
桑契门是印度著名的佛教古迹,整座建筑物是印度传统艺术与中亚和希腊外来艺术的完美结晶。相传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为弘扬佛教,曾在全国建有84000座“宰堵坡”——即“佛塔”,其中桑契村里有8座,现在仅存3座,最大的一座称“桑契1号大佛塔”。大塔为半球型建筑,直径为36.6米,高16.5米,原为埋葬佛骨而修建的上堆,后增修了方型平台和三层华盖。公元前一世纪,安德罗王朝时代又在围栏四周修建了东南西北四座塔门牌坊,称“陀烂那”,意为“荷花”,象征着美、善、智慧和文化,这就是今天的“桑契门”。桑契门吸收了波斯、希腊的建筑雕刻艺术,左右对称的浮雕嵌板及造型优美的人物雕像,其内容大多是取材于佛传和佛本生故事:陀佛母亲站在莲花上表示“陀佛出生”,菩提树表示其“悟道”,车轮表示“说法”,而里面的佛塔则表示为“湿磐”。从整体看,这些实在是一件博大精深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