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佛学常见词汇》一与异。彼此相同叫做“一”,彼此各异叫做“异”。一与异,都是偏于一边的思想。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佛光大辞典》二者相同为“一”,二者相异为“异”,不论偏于任何一方皆有所失,佛教遂主张中道,以矫此等偏失,故说“不一不异”。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异曰异。皆为偏于一方之思想。中论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嘉祥疏二曰:“不一不异,治外道计执一异障。”智度论二十曰:“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

《三藏法数》[出华严经疏] 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于一语中演说妙法。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