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与天使搏斗
基本资料【名称】雅各与天使搏斗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于1888年完成
【作者】高更
【规格】73×92厘米
【属地】 现存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画廊
画家简介保罗·高更(1848.6~1903.5真正登入画坛, 是在法国印象派进入危机时期,即1880年。在这个时期,高更的艺术命运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位奇才是把绘画当作自己的信仰、一种宗教来对待的,而且至死不渝,可以说是法国印象主义后派中最彻底的殉道者。
保罗·高更出生在巴黎。父亲是个新闻记者,母亲有秘鲁人血统,所以高更对人说:"在我的血管里流着古印加民族的血液。"外祖母弗洛拉·特里斯坦是圣西门人道主义和自由恋爱的信徒,她的丈夫在醋心勃发时刺伤过她,为此被判处20年苦役。人们后来在解释高更的性格时,常常与秘鲁人的性格相联系--一个狂热于爱情生活,为了一种理想而甘愿牺牲自己的虔诚的艺术家。高更从不向人表示卑下,即使在比他身份高的人(比如凡·高)面前,也俨然是个自命不凡者。他博得了以马拉美为首的文坛名人的掌声,而大多数艺坛人士则对他表示冷淡。
高更年轻时当过水手,异国的绮丽风光积淀在他的脑海里,渐渐发生作用。他曾想抛弃一切,向往异地的生活。复员以后,他进入巴黎的证券交易所,在金融界混了几年,收入颇丰。1873年与一丹麦女子结婚。其时他对绘画产生了热情,经常走访美术学院。翌年认识毕沙罗后,一度迷恋印象派的画法。随后又竭力摹仿塞尚的画风,被塞尚讥之为:“抄袭员”。他对毕沙罗的仿效真是学到了家。35岁那年,他辞去交易所职务,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一个在金融界混得不错的人,竟采取这个决定,会热情地从事这种将给自己带来贫穷和苦难的绘画事业,许多人讥刺他犯了一个天真幼稚的错误。这个决心惹怒了他的妻子,她携着孩子回丹麦娘家去了。高更一度屈服,重新回金融界,可是买卖失败,他再也无心于金融投机行业。最后,他毅然离开对他满怀敌意的妻子儿女,正式踏上那条给他后半生带来无限孤独和苦难的艺术道路。
主要画作1875 冬天描绘《伊埃纳桥的塞纳河》,1876 油画作品《威洛里森林的风景》入选沙龙展,1880 作《裸妇习作》,(1886年,高更去布列塔尼半岛,企图在阿旺桥自成一派。1887年,又去马提尼克岛居住,在那里遭到挫折,旋又应凡·高之约去了阿尔,可是两人难以合作,终以悲剧告终。1888年是高更的一个重要年头,他两次来到布列塔尼,住在阿旺桥的格洛阿内克旅馆。这时他先后完成了三幅画,即《黄色的基督》(1889年作)、《美丽的恩琪拉》(1889年作)和这里要欣赏的这幅《雅各与天使搏斗》(又名《布道后的幻象》)。这三幅画宣告高更成为印象派画家中反其道而行之的一位象征派画家,受到马拉美的赞赏。1894 作一系列十大张与《诺亚·诺亚》有关的木刻画。
作品欣赏《雅各与天使搏斗》看来是一个基督教题材。实际上,画家是以象征主义为特点,描绘布列塔尼半岛上农妇在教区牧师讲解教义时,眼前所产生的幻象。画的是人们脑海里的幻觉,画上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因此画的人物不是基督徒形象。布列塔尼农妇头上戴的古怪帽子,加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而宗教传说中的“搏斗”场面,却被处理在不太明显的地方,以象征这些虔诚的布列塔尼农妇头脑里所映现的幻象。
细细鉴赏这幅画:一棵横向拦截的树干隔成两个画面。一个带翅膀的人(显然是天使)在同另一个人(雅各)拼力格斗,这是画面中的一个空间;在近景,三顶特大的白色帽子遮住了另一个空间。三顶白帽子是两个布列塔尼农妇的背影、加一个侧影,都在深色衣裙衬托下显得很强烈,它们构成了一个空间;在她们左边,一排跪着的妇女,按透视关系渐次缩小。在树干的下方有一头嬉戏的牛,尽管也很小,但它远近关系与同雅各搏斗的天使的远近,没有任何比例上的联系,因此它是第三个空间。这样,整体平涂的大面积空间,就有三个层次,即用三种透视体系并存的方法构思在一起的。所以,它是一个既靠色彩,也靠结构的非物质的空间。
这个主题使他的绘画显得神秘化了。这里的红、蓝、黑和白色组成的画面,是一幅图案,弯曲起伏的线条,类似拜占庭镶嵌画。由于内容与形式的复杂性,也使高更的艺术风格复杂化了,故史家称它是一种综合主义(Cynthetism)。高更的这种风格后来还影响了法国的纳比派和野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