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第二中学
泰顺县第二中学,位于泗溪镇溪东底葛藤坪,东距泗溪镇约一公里,西临下桥村。学校坐北朝南,背靠狮子山,南朝将军峰。东、南、西、北四溪汇集于此,形成合流,拐弯向南流去。校门口有一座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代楼式木拱桥溪东桥飞架东溪之上。整个校园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独佳。古有“泗水迥澜”之称。
学校1956年创办至今,几经周折,几度风雨,在艰辛中跋涉前进。三十五年来,她大致经历了1956年至1965年的初创时期,1966年至1977年的折腾时期,1978年至今的振兴时期。
1956年4月12日,泰顺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泗溪小学创办初中班,以利工农子弟就近入学。暑期抽调四名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首手招收初一新生112名。9月,正式开学,校址临时设在泗溪小学西侧。以一幢两层泥房充作教室及教工宿舍。同时,正名为泰顺县第二初级中学,并由当时泗溪区委书记杨欣来兼任校长。10月,吴克非副校长到校主持校政。办学条件简陋,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辞劳苦,积极工作,勤于教学。
1957年2月,吴克非副校长离任。姜志华接任副校长,主持校政。因临时校址已不适用,学校多次向县委奔走呼吁。经多方协商,时任县委书记张育青决定择新址于狮峰南麓溪东底,将溪东“娘娘宫”“陈大翁宫”及“居士林”划归学校作为校舍。择址既定,当地群众及全校师生同甘共苦,投入建校义务劳动,兴建教室,平整操场。上半年落成一幢三间泥墙平房教室及厕所。9月,学校迁入新址,扩大招生,全校增到四个班级,学生200多人。10月,平整出100米跑道,迎接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同时,一幢砖木结构,拥有六间教室、一间仪器室及一间阶梯形实验室的两层教学楼落成。教职员工由8人增到16人。学校初具规模。同年秋,组织全校师生前往革命根据地白柯湾、半岗、山后等地访问,听讲革命斗争故事。从此,教育学生沿着革命先烈足迹前进,便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
1958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招祥兼任校长。3月,学校加强党的领导,成立党支部。主持校政的倪学缪副校长任首任党支部书记。全校师生开展勤工俭学,拾柴火、种稻田。成立教研组。7月,参加全县中学统考,成绩第一。同年,建成一幢18间砖木结构的教工宿舍,一校教职工得以集中居住,得于教学。
1959年4月,倪学缪副校长离任。5月,周贤沐到校任副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7月,首期学生60人毕业,除不数升入高中外,大部分到中等专业学校就读或直接参加工作。同年,建成学生泥房宿舍13间。
1960年,继续开展勤工俭学,组织学生办起养兔、养猪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经济困难。1962年间,学生粮食取消国家供应。大多数学生因家庭贫困,迫于生计而纷纷弃学。全校学生锐减。广大教师不辞劳苦,不分寒暑,射击,家访动员,甚至解囊相助,使部分学生得以返校继续完成学业。
1963年后,学校从困顿中恢复过来,学生逐步增多。全校师生精神饱满,掀起“学雷锋、学毛著”的热潮。为迎接1965年夏初全县第四届中小学运动会在该校举行,全校师生一齐动手,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搬小山,平操场。1964年、1965年间,学校教风正,学风实,教学质量显著,师生员工感情融洽,被评为全县先进学校。1965年,全校有教职工18人,6个教学班,240多名学生。
建校以来,直到70年代末,学校师资力量最主要依靠外省、外县支援。来自外地的教师为学校教育事业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1966年秋,招收初一新生两个班。1967年,师生参加破“四归”,开展“大鸣、大放、大学报、大辩论”,组织红卫兵、战斗队,外出大“大串适”,继而搞“半、批、改”,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冲击。1968年、1969年,两度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校旗、运动服、娱乐器具等财物损失严重。学校陷入严重的混乱局面。
1970年2月,为学校辛劳了十多年的原副校长周贤沐调离。
“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校相继有李君清、赖霖和、周时疏、麻永海担任领导工作。
1972年春,招收首批高中学生两个班120名。自此,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次年,重视整顿、提高,将高中学生调整为一个班。1974年春,首届高中学生48人毕业。同年,学校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建成一幢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不久,受“批林批孔”运动的冲击,一批教学骨干被排挤。学校再次陷入严重混乱。
“十年浩劫”,给学校带来了一场深重的劫难。
1978年8月,整顿领导班子,县委组织部任命郑欣华担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主持校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在劫难中中复兴。重视体育,修整体育器械,加强体育课教学,组织田径队、排球队,注重基础训练。全体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校园形成一股体育热。1979年冬,校排球队荣获县中学生男子排球赛冠军,同时,6000余平方米的大操场由全体师生员工历时二十三个寒暑,最后平整完成。
1980年5月,校排球队代表泰顺县参加市中学生男子排球赛。7月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大中专招生考试,成绩回升,为体育院校输送全县首批人才,还为其他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暑期,在原教学楼东首扩建六间砖木结构教室。秋,充实领导班子,林世如担任副校长,主持校政;吴开城任副校长。因学生宿舍紧张,林世如副校长多次出面交涉,得到时任雅区委书记陈志辉、县委书记施松涛的支持,“临水殿”(俗称“上宫”)归学校使用。领导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校师生员工更是精神焕发,信心倍增。大批青年教师充实教学第一线,教师队伍趋于年青化。学校重视以老带新、教书育人、美化环境、开展第二课堂。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好学,校风明显好转,教学质量逐渐提高。1981年、1982年,考取大中专学校的学生逐年增多。1981年,学校创办小学教师进修辅导班。1982年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同年秋,林世如副校长离任。吴开城副校长主持校政。
1984年,投资9万多元人民币,建成一幢840平方米的综合楼,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办公室得以配套。8月,学校党支部书主郑欣华退休。县委组织部任命翁新德担任党支部书记。学校党支部重视组织及思想建设,及时培养吸收优秀中青年教师入党,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翌年秋,吴开城副校长离任。翁新德兼任校长,郑国贵任副校长。
1986年,学校围墙竣工,校门落成,装用了山泉自来水,食堂改用了新锅炉,节约开支,扭亏为盈。5月,全县中小学后勤工作会议在该校举行。此时,教师队伍进一步年青化,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加强分工协作。学校关心青年教师,重视“爱国、守纪、尊师、勤学、成才”的校风建设,提倡“刻苦钻研、认真教学、言传身教、团结奋斗”的教风与“严格要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风。
1987年,教学效果显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创学校历史最高纪录。高中实行三年制,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12月,召开首次教职代表大会,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得到加强。同年,玉西乡有识之士王行忠热心学校教育事业,个人捐资1300元人民币,次年建成校的一个栏杆。1989年,下桥村林上满捐资1000元,彭溪唐店山捐资1200元建成宣传窗及宣传窗前的水泥路。1991年,泗溪林邦辉捐资1500元,用作学校基本建设。
1988年,高考成绩优良,考取大中专学校12人。
1989年,县教育委员会部署,学校增设政教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籍管理等工作均得到加强。暑期,投资1万2千元人民币,改造了教学楼走廊。9月,召开首次学生代表大会,标志着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1989年,全省生物会考,合格率高达98.2%,名列全市前茅。
1987年度被评为全县教育先进单位。1988年度荣获县“理想之光”教育活动组织奖。1989年度荣获县“我热爱”教育活动优秀奖。
1990年暑期,县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学校三方共同努力,944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及322平方米两层新教学楼相继落成。1990年参加市高二化学竞赛,荣获市普通中学组团体第一名及个人一等奖。1990年,全省生特会考,成绩更为突出,平均分达81.2分,合格率96.4%,这两项均超出全省平均值;优秀率名列全市第三。1990年,翁新德荣获省教育“春蚕奖”。
1991年3月,翁新德校长离任。陈正平副校长主持校政。
学校在历任成绩的基础上着手健全种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层次,认真落实各处室的工作职责,努力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重视国情教育,积极开展文娱、美术活动和“踏着革命先烈足迹前进”的革命传统教育。参加省高中会考,成绩属全县普通中学组中游。高考成绩良好,考取大中专学校12名,升学率达20.7%。
1992年8月—1997年8月,季永铎任校长、书记。
九十年代以来,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在相继建成学生宿舍,综合实验楼,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后,新建的教学楼也已完工,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1997年8月—2001年8月,欧自黎任副校长、书记,主持校政党务。
学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批青年老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骨干。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或在市、县级交流评比中获奖。受教育局委托实行教师学校聘任制和教师考核等级制试点工作。
2001年8月—2003年11月包序威任校长。2003年12月—2006年8月,包伟东任校长。现任校长为陈志新。
目前,共有3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8个班,高中12个班,在校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113人。学校认真贯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倡导“爱国、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倡导“想学、会学、乐学”的学风,发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住两个重点-----狠抓德育管理、狠抓教学管理;做到三个教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于人;努力培养四个意识------教学中心意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效益意识、教学改革意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成绩日显丰著。30多名学生荣获市、县级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参加省、市、县体育竞赛,累计300多人次获奖。5位青年教师荣获县级教坛新秀的光荣称号。20多位教师被评为市级、县级先进教师, 10多位教师在市、县级教案、书法、演讲、音乐、教具设计等有关的技能竞赛中获奖。三位体育教师先后取得国家二级田径、篮球裁判资料。1位教师被重庆《学英语》杂志社聘为特约编委。近两年来,参加全省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良好。
学校先后荣获: “省B级完中”、“市优秀教工之家”、“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县文明单位”“绿色学校” “县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中高考成绩显著,近两年中考成绩名列乡下中学前茅;高考成绩继98年度林宜泵同学考生上重点大学后,99年度起,高考升学率均超过50%,特别是艺术类考生上线率高达90%以上。当前我们在“走质量立校之路、走发展高中之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进取,努力把二中建成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综合性高中。
建校50年来,学校师资一直紧缺,甚至一度青黄不接。但是,全体教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埋头工作,共培养了初中毕业班5200多名,高中毕业生2400多名,为大中专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有的已成名成家。他们当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薛国泰;有中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蔡卫泰;有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温州市“青年精英”、泰顺县副县长张黎华;有留学美国的陈向逵、林元祝;有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包松永;有硕士研究生何向东、陈秋香等,并有50多人担任县局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
岁月如流,转瞬即逝。回顾过去,思索今天,学校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展望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