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正学门

[正学门] 唐宝历年间(825-827年),孔子四十一世孙孔仲良任莆田县令,后定居涵江紫璜山。宋淳礻右五年 (1245年),知军杨栋、涵江镇官郑维飞建涵江孔庙。明成化元年(1465年)兴化知府岳正建正学门。涵江孔庙已不复存在,但正学门木坊仍屹立在紫璜山下的宫下街口,并保存原孔庙的四十九级石阶和泮池。近年经多次修葺,疏浚,可谓“古迹换新颜”。

正学门高大庄严,单檐歇山顶,古朴风雅,雍容庄重。“正学门”三个楷书大字遒劲有力、气势磅礴。石刻下马牌嵌立壁上,瞻仰弥高。如今,迈入正学门,踏上两座泮池间的石板路,在四十九级石阶下甬道两旁建有两道碑廊,集涵江宋、明、清列代有关涵江地方的碑碣15块,更使人发思古之幽情,抒今世之盛赞。正学门是涵江文明的见证,历史的写照,系莆田市第一批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